1.选择题- (共34题)
1.
我国正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有( )
①限制劳动力向国外迁移
②大量接纳海外劳工移民
③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④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①限制劳动力向国外迁移
②大量接纳海外劳工移民
③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④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
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①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③推广节水器具 ④改变灌
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①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③推广节水器具 ④改变灌
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A.②④⑤⑥ | B.③④⑤⑥ |
C.①③④⑥ | D.①③④⑤ |
6.
有关我国疆域与行政区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陆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
C.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
D.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依次是台、闽、桂、云 |
7.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也常常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大兴安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B.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
C.我国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 D.我国主要农耕区和牧区畜牧业区分界线 |
8.
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读图,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河段经常发生凌汛 |
B.③河段的水能资源丰富 |
C.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
D.两河源头都存在着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的问题 |
12.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关于我国气候及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南北温差大,冬季普遍高温 |
B.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
C.我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 |
D.我国旱涝、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频繁 |
15.
幅员辽阔的祖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通过对我国地形剖面图的阅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
B.我国所有外流河都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
C.这种地势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
D.在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
16.
下图为“建国后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变化图”,据图可知,与往年相比近10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


A.人口总量已经停止增长 |
B.人口总量仍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 |
C.人口总量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 |
D.人口总量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出现了下降 |
19.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都流经了三级阶梯;
②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笫二大河;
③长江中下游以湖口为界,黄河中下游以河口为界;
④水能资源方面,长江集中在上游河段,黄河集中在上中游;
⑤都属于外流河,长江水量大无结冰期,黄河含沙量大有凌汛.
①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都流经了三级阶梯;
②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笫二大河;
③长江中下游以湖口为界,黄河中下游以河口为界;
④水能资源方面,长江集中在上游河段,黄河集中在上中游;
⑤都属于外流河,长江水量大无结冰期,黄河含沙量大有凌汛.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22.
三门峡是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如表为某年三门峡库区冲淤数据.

读表,从表中信息可知( )

读表,从表中信息可知( )
A.流量越大,含沙量越小 | B.流量越大,泥沙淤积量越小 |
C.淤积量与含沙量毫无关系 | D.为减轻泥沙淤泥,三门峡水库定期泄洪排沙 |
29.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读鄱阳湖多年平均水位深度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鄱阳湖一年中水位最高的季节是
【小题2】鄱阳湖一年中不同季节水位深度变化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影响是

【小题1】鄱阳湖一年中水位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我国夏季用水量大 | B.我国冬季用水量大 |
C.我国降水季节差异大 | D.我国降水地区差异大 |
A.水位升高 | B.水位降低 |
C.水位季节差异变小 | D.水位季节差异变大 |
30.
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河孕育了我国著名的“塞上江南” |
B.乙河中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
C.丙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产区 |
D.丁河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河谷农业区 |
31.
《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你认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措施是
A.保护耕地,提高单产 | B.退耕还林 |
C.储备进口粮 | D.围湖造田 |
32.
下列关于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海域辽阔,海水温度适中,为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 |
B.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 |
C.我国沿海大陆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化学资源 |
D.我国海水养殖由于受到赤潮的影响,已经没有海洋渔业 |
2.解答题- (共3题)
35.
2015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一带一路”是2015年区域发展的首要战略.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陆上丝绸之路”东起我国陕西省的 市,向西出新疆、经中亚、西亚、俄罗斯首都 ,最后到① 洲的鹿特丹港.
(2)下面内容是中国船员国强7月1日从广州港沿“海上丝绸之路”航行图中写的航海日志片段,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将其补充完整.
国强:现在我们的船只航行到② 海峡,迎面看见有许多向东航行的满载油轮,这些油轮最有可能是从③ (海湾)驶出来的.
国强:今天,我们的船只到达了印度的加尔各答,此时正值印度的 (雨或旱)季,盛行 (西南或东北)季风,由于该季风很不稳定,使得印度多水旱灾害.
国强: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后,我们的船只穿越了浩瀚的④ 洋,经红海到达了⑤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即将进入美丽的地中海,去感受地中海闫安娜的阳光沙滩.
(3)与“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速度较 .

(1)“陆上丝绸之路”东起我国陕西省的 市,向西出新疆、经中亚、西亚、俄罗斯首都 ,最后到① 洲的鹿特丹港.
(2)下面内容是中国船员国强7月1日从广州港沿“海上丝绸之路”航行图中写的航海日志片段,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将其补充完整.
国强:现在我们的船只航行到② 海峡,迎面看见有许多向东航行的满载油轮,这些油轮最有可能是从③ (海湾)驶出来的.
国强:今天,我们的船只到达了印度的加尔各答,此时正值印度的 (雨或旱)季,盛行 (西南或东北)季风,由于该季风很不稳定,使得印度多水旱灾害.
国强: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后,我们的船只穿越了浩瀚的④ 洋,经红海到达了⑤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即将进入美丽的地中海,去感受地中海闫安娜的阳光沙滩.
(3)与“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速度较 .
36.
读长江和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图中城市①是_____,它是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
(2)F_____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
(3)黄河从地形区B带走大量泥沙,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_____”,治理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
(4)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_____海。
(5)湖泊E_____,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6)长江和黄河均流经了我国的三大阶梯,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均主要分布在河流的_____(上游、中游、下游)。
(7)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__;共同流经的省级单位是________和________。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图中城市①是_____,它是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
(2)F_____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
(3)黄河从地形区B带走大量泥沙,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_____”,治理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
(4)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_____海。
(5)湖泊E_____,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6)长江和黄河均流经了我国的三大阶梯,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均主要分布在河流的_____(上游、中游、下游)。
(7)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__;共同流经的省级单位是________和________。
37.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问题。(9分)
(1)图一中,土地类型③为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地区;土地类型④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类型与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分布较吻合。
(2)土地类型⑤中,有零星分布的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一中,土地类型③为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地区;土地类型④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类型与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分布较吻合。
(2)土地类型⑤中,有零星分布的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4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