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0题)
12.
在中东、北非、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有数以亿计的穆斯林信徒,他们受伊斯兰教规的约束,有着自己独特的礼仪习俗。进入这些国家进行商贸、旅游等活动,一定要对那里的生活习俗有所了解,否则会带来很大麻烦。结合你的课外知识,穆斯林信徒饮食禁忌较多,( )是禁食的。
A.猪肉 | B.牛肉 | C.草鱼 | D.鸡肉 |
13.
【小题2】下列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林暑假去欧洲游玩拍摄了如下宗教建筑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A.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 B.基督教的教堂 |
C.佛教的佛塔 | D.道教的道观 |
A.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发达国家 |
B.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
C.发达国家人口多于发展中国家 |
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14.
不同地区聚落景观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A.东南亚的高架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主要受炎热少雨气候的影响 |
B.西亚村庄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是受寒冷大风天气的影响 |
C.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时充分利用了当地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很强的优点 |
D.因纽特人的冰屋主要分布在非洲高山地区,主要是受海拔高的影响 |
18.
分析下表可知,表中四国
国 家 | 日本 | 韩国 | 中国 | 印度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 34010 | 12030 | 1100 | 540 |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小 | B.人口密度差别大 |
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 D.气候条件各不相同 |
2.解答题- (共3题)
21.
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2)A、B、C三处聚落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
(3)聚落形状受地形影响,山区聚落一般为_______形状,平原地区呈______状。
(4)A、B、C三处聚落分布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5)聚落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B.自然环境的差异并不影响聚落的建筑风格
C.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D.在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一般墙厚窗户大,有利于散热。
(6)世界上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在 (_____)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2)A、B、C三处聚落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
(3)聚落形状受地形影响,山区聚落一般为_______形状,平原地区呈______状。
(4)A、B、C三处聚落分布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5)聚落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B.自然环境的差异并不影响聚落的建筑风格
C.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D.在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一般墙厚窗户大,有利于散热。
(6)世界上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在 (_____)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22.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________(递增、递减),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地形、纬度、海陆)的差异。
(2)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________(平直、弯曲),是因为北半球的________(陆地、海洋)面积大。
(3)图中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线和________线之间。该区域属于五带中的________。
(4)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____洲,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___洲。

(1)读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________(递增、递减),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地形、纬度、海陆)的差异。
(2)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________(平直、弯曲),是因为北半球的________(陆地、海洋)面积大。
(3)图中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线和________线之间。该区域属于五带中的________。
(4)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____洲,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___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