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1.
你能依据下面的图示,依次说出地形类型的名称吗?


A.①山地 ②高原 ③平原 ④丘陵 | B.①高原 ②山地 ③丘陵 ④盆地 |
C.①高原 ②山地 ③丘陵 ④平原 | D.①丘陵 ②山地 ③高原 ④丘陵 |
2.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为甲、乙两大洲分界线,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小题2】甲洲地形、地势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图中各区域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小题1】①为甲、乙两大洲分界线,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A.乌拉尔山 | B.阿尔卑斯山 |
C.阿尔泰山 | D.喜马拉雅山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 B.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很大 |
C.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 D.拥有世界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
A.区域a—黑种人的故乡 | B.区域b—“十字路口”的位置 |
C.区域c—三洲五海之地 | D.区域d—世界石油宝库 |
5.
读亚欧大陆局部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地,属于常年湿润的是( )
【小题2】下图中,代表④地气候类型的是( )
【小题3】影响③④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1】图中四地,属于常年湿润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 | B.![]() | C.![]() | D.![]() |
A.纬度因素 | B.海陆因素 | C.地形因素 | D.人类活动 |
6.
(题文)关于区域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处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
B.印度深受西南季风影响,旱涝灾害频繁 |
C.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
D.巴西的热带雨林遭受破坏 |
7.
世界不同国家,在自然和人文方面,都有很大不同。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四国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指的是( )

【小题1】关于四国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横跨亚欧大陆北部的亚洲国家 | B.②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
C.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 D.④山区面积广大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8.
(题文)下图为非洲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1)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小题2)在图中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中,看不到的动物是
【小题3】(小题3)关于甲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小题1)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大部分在中纬度 | B.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 |
C.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 D.位于西半球,与欧洲相望 |
A.狮子 | B.大象 | C.长颈鹿 | D.牦牛 |
A.水量丰富 | B.长度最长 | C.含沙量大 | D.结冰期长 |
9.
读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国家可能是( )
【小题2】图中各数字与填入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

【小题1】该国家可能是( )
A.印度 | B.俄罗斯 | C.日本 | D.巴西 |
A.①地处高纬度 | B.②相对高度小 |
C.③种植历史悠久 | D.④质优味浓 |
2.解答题- (共4题)
12.
(题文)厉害了,我的国 影片《战狼2》和《红海行动》分别以“利比亚撤侨”和“也门撤侨”事件为背景,彰显了祖国的强大和中国政府保护国民安全的决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进口原油中80%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但马六甲海峡海盗猖獗。中国从能源战略出发,拟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和中国新疆喀什之间铺设一条输油管道,并修建中巴铁路,开辟石油运输新通道。
材料二:如图

(1)在图中标出红海两侧板块运动方向。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交通要道名称:A: ______ ,B: ______ 。
(3)如图,将下列景观图与图中甲、乙、丙区域对号入座。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
(4)《红海行动》中出现了大量图③所示的传统民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5)2011年2月,从利比亚首都安全撤离回国的华侨说:“撒侨时,正值当地雨季,雨越下越大,还夹着狂风,与当时北京的天气截然不同”。结合图文资料判断两地气候类型,并比较此时两地的气候差异。
(6)与马六甲海峡运输石油相比,拟开辟的石油运输新通道有哪些优势。
材料一:我国进口原油中80%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但马六甲海峡海盗猖獗。中国从能源战略出发,拟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和中国新疆喀什之间铺设一条输油管道,并修建中巴铁路,开辟石油运输新通道。
材料二:如图

(1)在图中标出红海两侧板块运动方向。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交通要道名称:A: ______ ,B: ______ 。
(3)如图,将下列景观图与图中甲、乙、丙区域对号入座。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
(4)《红海行动》中出现了大量图③所示的传统民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5)2011年2月,从利比亚首都安全撤离回国的华侨说:“撒侨时,正值当地雨季,雨越下越大,还夹着狂风,与当时北京的天气截然不同”。结合图文资料判断两地气候类型,并比较此时两地的气候差异。
(6)与马六甲海峡运输石油相比,拟开辟的石油运输新通道有哪些优势。
13.
(题文)漫步勘察加
如果你渴望最干净的原野和毫无修饰的风景,那么,去勘察加吧!

材料一:某旅行团于8月到达堪察加半岛,当地风景秀丽,呈现出独特的冰火两重天景观。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逆) 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材料二:当地森林、苔原植被丰富。苔原也叫冻原,喜严寒;与苔原相比,森林则需要较多的热量。
(1)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堪察加半岛位于哪个国家______
(2)读“堪察加半岛地形图”,关于河流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河流无结冰期 B.河流含沙量小 C.河流汛期长 D.河流航运价值大
(3)根据图文资料可知,图中字母A、B 代表森林的是______,代表苔原的是______。
(4)根据堪察加半岛自然环境特点,推测当地主要的农业部门。
(5)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试规划堪察加半岛特色旅游项目。
如果你渴望最干净的原野和毫无修饰的风景,那么,去勘察加吧!

材料一:某旅行团于8月到达堪察加半岛,当地风景秀丽,呈现出独特的冰火两重天景观。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逆) 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材料二:当地森林、苔原植被丰富。苔原也叫冻原,喜严寒;与苔原相比,森林则需要较多的热量。
(1)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堪察加半岛位于哪个国家______
(2)读“堪察加半岛地形图”,关于河流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河流无结冰期 B.河流含沙量小 C.河流汛期长 D.河流航运价值大
(3)根据图文资料可知,图中字母A、B 代表森林的是______,代表苔原的是______。
(4)根据堪察加半岛自然环境特点,推测当地主要的农业部门。
(5)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试规划堪察加半岛特色旅游项目。
14.
聚焦冬奥会
材料一: 2022年,相约北京冬奥会!冬奥会举办城市选址从气温、降雪、地形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冬奥会竞赛项目主要是冰雪运动,雪上运动在海拔较高、降雪充足的山地进行,冰上运动大多在室内场馆进行。
材料二:

(1)根据图中信息,影响冬奥会举办城市选址的因素,从气温条件看,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1月平均气温处于 (填“-10℃—0℃”或“0℃—10℃”),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历届冬奥会举办地集中分布在 国家。
(2)甲、乙两区域的冬奥会运动员饮食习惯非常相似,运用表格对比分析。
(3)读丙、丁两国工业分布图,分别描述两国工业分布特点。
(4)2014年,丙国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所用道具服装几乎都来自中国!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与丙国之间如何优势互补,进行合作。
材料一: 2022年,相约北京冬奥会!冬奥会举办城市选址从气温、降雪、地形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冬奥会竞赛项目主要是冰雪运动,雪上运动在海拔较高、降雪充足的山地进行,冰上运动大多在室内场馆进行。
材料二:

(1)根据图中信息,影响冬奥会举办城市选址的因素,从气温条件看,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1月平均气温处于 (填“-10℃—0℃”或“0℃—10℃”),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历届冬奥会举办地集中分布在 国家。
(2)甲、乙两区域的冬奥会运动员饮食习惯非常相似,运用表格对比分析。
区域名称 | 农业部门 | 成因 |
甲 | 畜牧业发达 | 位于 , 气候分布广,地形以 为主,草场广布,牧草多汁。 |
乙 国东北部 | 位置偏北,气候 ;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 带, 分布密集,消费市场广大。 |
(3)读丙、丁两国工业分布图,分别描述两国工业分布特点。
(4)2014年,丙国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所用道具服装几乎都来自中国!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与丙国之间如何优势互补,进行合作。
15.
探秘南极
同济大学学生于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搭乘中国科考船“雪龙号”远赴南极,登陆难言岛参与第5个南极考察站建设工作。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走进南极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①长城站是所有南极科考站中唯一一个位于北极圈以北的考察站。 ( )
②科考队从中山站乘船到难言岛需要经过印度洋。 ( )
③难言岛经纬度位置大约在(164°W,75°S)。 ( )
④2018年2月7日,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在难言岛奠基,此时济南昼短夜长。 ( )
⑤左上图中,箭头指示了正确的地球自转方向。 ( )
科学思考
(2)分析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份的原因。
(3)中国南极泰山站(如图所示),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蝶形结构和高架设计,主要目的是( )
保护南极
(4)结合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你认为科考站适宜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
同济大学学生于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搭乘中国科考船“雪龙号”远赴南极,登陆难言岛参与第5个南极考察站建设工作。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走进南极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①长城站是所有南极科考站中唯一一个位于北极圈以北的考察站。 ( )
②科考队从中山站乘船到难言岛需要经过印度洋。 ( )
③难言岛经纬度位置大约在(164°W,75°S)。 ( )
④2018年2月7日,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在难言岛奠基,此时济南昼短夜长。 ( )
⑤左上图中,箭头指示了正确的地球自转方向。 ( )
科学思考
(2)分析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份的原因。
(3)中国南极泰山站(如图所示),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蝶形结构和高架设计,主要目的是( )
A.适应崎岖地形 | B.通风防暴雪堆堵 |
C.便于天文观测 | D.防紫外线辐射 |
(4)结合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你认为科考站适宜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