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5334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3/27

1.选择题(共15题)

1.
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B.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
C.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目前,我国是发达国家
2.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分别是 (  )
A.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C.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小题2】图中甲区域与乙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 (  )
A.秦岭—淮河B.昆仑山—祁连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D.秦岭—黄河
【小题3】确定丁区域与甲乙丙三个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和降水B.海陆位置C.地形D.纬度位置]
【小题4】甲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盆地和山地B.高原和平原C.丘陵和平原D.高原和盆地
【小题5】下列气温和降水量图,符合丙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
A.B.
C.D.
【小题6】符合丁地区农业类型的是(  )
A.旱作农业B.水田农业C.灌溉农业D.河谷农业
3.
关于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黑土地、黄土地广泛分布B.红土地广泛分布
C.紫色土壤广泛分布D.荒漠、戈壁广泛分布
4.
西北地区从东往西,植被变化的规律大致是(   )
A.森林→草原→荒漠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C.森林→荒漠→草原D.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5.
关于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气候湿热B.地形复杂多样
C.耕地多为水田D.东部和南部分别濒临黄海和东海
6.
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A.降水集中,且多为暴雨B.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C.地表缺少植被保护D.过度开垦和放牧
7.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轮南油气田,该起点位于(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西藏自治区C.内蒙古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
【小题2】图中西气东输工程没有穿越的地形区是( )
A.河西走廊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3】下列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缓解了新疆能源紧张问题B.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C.可把上海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D.加剧了上海的大气污染
8.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中甲所在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   )
A.松嫩平原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D.江汉平原
【小题2】本区被三山环绕,三山依次是  (  )
A.①长白山②大兴安岭 ③小兴安岭
B.①长白山 ②小兴安岭 ③大兴安岭
C.①大兴安岭 ②小兴安岭 ③长白山
D.①大兴安岭 ②长白山 ③小兴安岭
【小题3】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形成主要是依托   (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D.丰富的矿产资源
9.
香港城市建设之所以“上天”、“下海”,是因为(  )
A.建筑水平高B.人多地少C.资金充足D.眼光远大
10.
关于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B.今后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D.城市职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1.

据记载,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知识靑年以信仰“主义”为时髦,“任凭他是什么主义,只要有主义,就比没主义好”。这说明当时(    )

12.

据记载,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知识靑年以信仰“主义”为时髦,“任凭他是什么主义,只要有主义,就比没主义好”。这说明当时(    )

13.
台湾省气候温暖湿润属于 (    )
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14.
台湾省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分别是(    )
A.台北、台南B.台北、高雄C.台中、高雄D.台中、台南
15.
台湾的经济特点是 (    )
A.以农业为主的经济B.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经济
C.以轻工业为主的经济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2.解答题(共1题)

16.
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A._______B.______C._____D.______
(2)A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农业类型是______农业。
(3)B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___;耕地类型是______,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4)C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耕地类型是_____,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5)D地区的气候类型_______;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农业类型是_____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
(6)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_____,以高原为主的是______。
(7)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_____,森林资源丰富的是____。
(8)A、B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B和C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D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
(9)图中E______山脉 F_____(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