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密四中文慧学校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53303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5

1.选择题(共15题)

1.
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是
①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②水土流失
③垃圾、噪声污染,环境污染
④就业、入学、医疗紧张⑤供水、供电负担重⑥扬沙天气增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
2.
沟通世界第一和第二大洋的水道是(   )
A.白令海峡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英吉利海峡
3.
2008年5月12日,我国的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一大地震发生在(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
C.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之间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
4.
天气预报明天有5—6级东南风,明天升起的红旗将飘向(   )
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
5.
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非洲B.北美洲C.亚洲D.欧洲
【小题2】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  ②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③劳动力短缺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6.
小明业余时间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线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国际竞争激烈B.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C.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D.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
7.
读我国四条重要山脉走向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四条山脉中,不属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太行山B.天山
C.昆仑山D.大兴安岭
【小题2】关于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的特征,正确是(  )
A.①区降水少,②区降水多
B.③区为盆地,④区为高原
C.⑤区地势高,⑥区地势低
D.⑦区是重要粮食产区,⑧区是重要畜牧业区
8.

   读长江流域略图。

【小题1】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
A. ①山脉—巴颜喀拉山 B. ②城市—重庆
C. ③水利枢纽—三门峡 D. ④河流—湘江
【小题2】长江干流上甲、乙两处的差异是(  )
A. 甲处流速较慢 B. 乙处流量较小
C. 甲处水能蕴藏量较丰富   D. 乙处有结冰期
9.
下列四幅图,表示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图是(  )
A.B.
C.D.
10.
若山上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带来的影响有
①造成水土流失 ②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引发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④河流含沙量增大   ⑤诱发地震
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
11.

   读贵州某山地景观素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坡,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气候凉爽,且免受洪水威胁
B. 降水较多,取水方便
C. 靠近梯田,生产方便
D. 免受战乱和盗贼侵扰
【小题2】该地梯田
A. 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
B. 位于山地的北坡
C. 主要种植水稻
D. 机械化生产方便
12.
铁路运输是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读我国铁路线局部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南北向铁路线,正确的是(   )
A.①—青藏线
B.②—京九线
C.③—京广线
D.④—京沪线
【小题2】沪昆高铁通车后,华南与西南联系更加密切.该铁路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市依次是(   )
A.沪、浙、闽、湘、黔、云
B.沪、浙、赣、湘、黔、云
C.沪、浙、赣、渝、川、云
D.沪、浙、赣、湘、鄂、云
13.
上图中穿越长江的铁路线是(   )
A.京沪线B.京九线C.京广线D.成昆线
14.
下图中的水果,在兰新铁路沿线地区盛产的是A
A.B.C.D.
15.
小明业余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国际竞争激烈B.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
C.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2.填空题(共2题)

16.
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地球公转周期为______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_____的固定夹角,从而使得太阳光线直射点会发生有规律的来回移动.
(2)当地球光照出现乙图情况时,地球公转至甲图中的____处,此时潍坊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
(3)地球公转至轨道的③ 处时,潍坊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取得更好的采光效果北方地区在设计居民楼南北间距的时候,应充分参考____季的光照。
17.
读黄河流域图和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山,B    湖,C    河,D    水利枢纽.
(2)黄河下游呈现“地上河”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什么?    
(3)黄河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常有凌汛发生,时间出现在    
(4)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列举其优点    

3.解答题(共3题)

18.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读亚洲图,回答问题。(10分)

⑴写出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名称:
A B C D
⑵亚洲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特征对于亚洲河流的影响是
⑶亚洲东部、东南部地区主要分布着_______人种,南部、西部主要分布着_____人种。
⑷请你分析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⑸请你从地理位置方面分析亚洲西部人口稀疏的原因。
19.
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海河流域气温与降水统计图,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A 、B    和C    的水引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已经调水成功。东线和中线相比,在可调水量和水质方面有何不同?
(3)北京、天津都位于海河流城,该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缺水的原因有哪些?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跨长江、      水系,最后进入海河水系。该工程主要沿京杭大运河修建的原因是什么?
20.
我国“十二五”农业规划重点支持农业优势产区的发展,尤其是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的种植。读下列两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东部和西部人口密度差异巨大,在________线以东,是人口稠密区。我国农业主产区与人口稠密区的分布基本一致。
(2)“华南主产区”和“东北平原主产区”都是我国糖料作物主产区,其糖料作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长江流域主产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该区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_,从自然方面分析,该区发展淡水渔业的优势是__________。
(4)“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与“东北平原主产区”相比,该区粮食作物产量大,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甘肃新疆主产区”发展农业最不利的因素是________,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了改善当地环境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