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同步测试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5312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5/4

1.选择题(共30题)

1.
在青藏地区被称为“聚宝盆”的是(  )
A.青藏高原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
2.
小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去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
A.草原、荒漠、森林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D.荒漠、草原、森林
3.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4.
读下图,判断此处为我国哪个地区? (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5.下列有关种子萌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6.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较远B.纬度较高C.海拔较高D.温度较高
7.
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8.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3=0的一个根为x=3,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blank#}1{#/blank#}.
9.
地处干旱地区的河西走廊是“一路一带”的要道之一,目前它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主要得益于(  )
A.祁连山冰雪融水B.黄河水C.天山冰雪融水D.长江水
10.
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穿的“不对称”的藏袍,是为了适应(  )
A.青藏高原上稀薄的空气,防止缺氧B.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C.藏族人民宗教信仰的要求D.青藏高原上饮食习惯
11.
下列农业类型中,青藏地区最为典型的是(  )
A.绿洲农业
B.水田农业
C.河谷农业
D.城郊农业
12.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的生命之泉,目前已从最多时的1780多条减少到约600条,照此预测,20年后可能消失,因此加强对坎儿井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干湿程度不同,造成地理环境差异,下列自然景观按从东到西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13.
青藏地区青稞、小麦等单产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气温较低B.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C.河湖众多,雨水充足
14.
不属于青藏高原地区珍稀保护的动物是(  )
A.藏羚羊B.长颈鹿C.雪豹D.野驴
15.
青藏地区的农田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势B.土壤C.水源D.气候
16.
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地热资源丰富  B.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C.太阳能资源丰富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
17.
下列对新疆气候特点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干旱B.四季如春C.湿润D.全年寒冷
18.
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最大的限制条件是(   )
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C.光照不足D.地块狭小
19.
青藏地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是因为(    )
A.地势高B.气温低C.光照强D.冰川广
20.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条件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土壤贫瘠    D.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21.

小明在秋游中发现山上有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植株高大,结有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这种植物属于(  )

22.
下列城市中被誉为“日光城”的是( )
A.乌鲁木齐B.吐鲁番C.拉萨D.西宁
23.

瓷都是指(    )

24.

瓷都是指(    )

25.
地形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的省(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B.宁夏回族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6.

新中国成立后头三年发生的标志性事件不包括(  )

27.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温度较高C.纬度较高D.距海较远
28.

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且AB=6cm,则△DEB的周长为(  )

29.

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且AB=6cm,则△DEB的周长为(  )

30.

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且AB=6cm,则△DEB的周长为(  )

2.解答题(共3题)

31.
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
(2)图中河流A是________,该河流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
(3)甲图中的动物是本地区代表畜种________,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乙图中的景观是本地区著名的宗教建筑________。
(4)小玲在青藏旅游时拍摄了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三张照片(如图),仔细观察这三张照片中藏袍穿戴方式的不同,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
(5)本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此气候类型的形成因素是________。
32.
读“西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1)西部地区下列数据中,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71.5%,人口占全国比例:28.7%,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例:________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上述数据的特点是土地面积占全国的比例大.   
(2)读图说出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条件:________ .   
(3)西部内陆地区的绿洲农业生产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 ,西部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开发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 
33.
读下面我国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   
(2)产生以上自然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A. ①②③④B. ④③①②C. ②③④①D. ④②③①
(3)本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   
(4)由东向西本地区的植被分布特点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0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