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9题)
2.
材料一:治蛮夷之道,必威德兼施,使其畏感,不如此不可也。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惟威惠并行,此驭蛮夷之道也。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明代民族政策与现阶段民族政策的区别,并谈谈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周末,小明和弟弟从家出发,步行去吉林省图书馆学习.出发2分钟后,小明发现弟弟的数学书忘记带了,弟弟继续按原速前往图书馆,小明按原路原速返回家取书,然后骑自行前往图书馆,恰好与弟弟同时到达图书馆.小明和弟弟各自距家的路程y(m)与小明步行的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4.
暑假期间,阳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地旅游。在那里,他们喝到了新鲜的牛奶和奶茶,还参加了一种叫“那达慕”的盛会,领略了激动人心的赛马、射箭、摔跤等竞技比赛。请问:阳阳一家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
A.天山牧场 | B.四川盆地 |
C.内蒙古高原 | D.青藏高原 |
17.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塞外杂咏②
[清]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金陵渡:从镇江过长江的渡口。②此诗作于作者因禁烟事被贬新疆之时。③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18.
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梨,江西的柑橘,广东的荔枝,海南的香蕉、芒果.这说明我国()
A.气候复杂多样,可以使多种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 |
B.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 |
C.东部地区降水丰沛 |
D.受夏季风的影响,雨热同期 |
2.填空题- (共4题)
21.
(2)“______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我国“大兴安岭——太行山——____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地区,地形基本上以低山丘陵和_____为主。
(4)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由我国地势____所决定的。
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2)“______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我国“大兴安岭——太行山——____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地区,地形基本上以低山丘陵和_____为主。
(4)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由我国地势____所决定的。
22.
(2)四城市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降水多集中在___________两季。
(3)四城市降水的差异主要表现: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雨季______;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降水量________。
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2)四城市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降水多集中在___________两季。
(3)四城市降水的差异主要表现: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雨季______;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降水量________。
23.
读哈尔滨和广州各月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表示哈尔滨的是图 ,表示广州的是图 。
(2)1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 ℃,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3)7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 ℃,这反映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1)表示哈尔滨的是图 ,表示广州的是图 。
(2)1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 ℃,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3)7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 ℃,这反映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3.解答题- (共2题)
24.
据沿北纬32°中国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地势梯级代号,填写下列内容。(5分)

(1)写出下列地形区的名称。 A 高原 B __ 盆地 C 平原。
(2)山脉①②③中,③是 。
(3)该种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有何影响?

(1)写出下列地形区的名称。 A 高原 B __ 盆地 C 平原。
(2)山脉①②③中,③是 。
(3)该种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有何影响?
25.
读下面的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甲图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______。此线以西为______区,降水______。
(2)甲图的四条曲线中,表示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
(3)甲图中曲线______是我国1月0 ℃等温线。
(4)下列数字有可能为图中E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①260毫米 ②50毫米 ③600毫米 ④990毫米
(5)甲图中F地夏季气温在我国有何特点?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6)根据乙图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

(1)甲图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______。此线以西为______区,降水______。
(2)甲图的四条曲线中,表示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
(3)甲图中曲线______是我国1月0 ℃等温线。
(4)下列数字有可能为图中E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①260毫米 ②50毫米 ③600毫米 ④990毫米
(5)甲图中F地夏季气温在我国有何特点?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6)根据乙图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