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1题)
A.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在云南 |
B.各民族不一定平等 |
C.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D.台湾省主要少数民族是畲族 |
A.大部分位于热带,纬度较低 | B.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
C.领土的最北段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

【小题1】《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
A.巴颜喀拉山脉东海 | B.唐古拉山脉渤海 |
C.唐古拉山脉东海 | D.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
A.雅砻江 | B.岷江 | C.嘉陵江 | D.汉江 |
A.上游 | B.中游 | C.下游 | D.河口 |
A.三峡 | B.葛洲坝 | C.小浪底 | D.三门峡 |
历史证明“开放”与“封闭”,影响着一个国家发展进程。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在许多人看来,中国的“开放政策”不像中国式的政策,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事实并非如此。在唐朝(公元六一八年——九零七年),当时中国的首都还在长安(今天的西安),中国号称有多达一万名外国人,这个大帝国的繁华首都里能看到各国的男女专家、艺术家、商人、学者等等。随着最后一个朝代清政府的衰败,孤立主义、闭关自守、排外主义的倾向日趋严重。中国的革命运动从来都不是内向的。它向中国境外,向海外——向日本、美国、法国、德国和俄国汲取各种思想和启示。
正如历史学家李锐所指出的,这就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不同态度。毛“对西方不感兴趣”;他的社会比较封闭,更符合前清的传统。邓则相反,他如饥似渴地寻求新思想,对中国从西方获得的新东西非常感兴趣。
——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个表示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 )
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个表示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 )
2.解答题- (共2题)
读中国山脉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________高原 ② ______盆地 ③ __________平原 ④_________平原
⑨与⑥之间的山脉是______山脉
①与②之间是________山脉。
(3) ② 盆地处于我国第二阶,该地区以___________气候类型为主。
(4) ①高原与⑥盆地的分界线是 __________山脉。
(5)图中两条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__________省。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1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