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3题)
2.
2016年1月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启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是
【小题2】此政策将对我国产生的长远影响可能有
【小题1】启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是
A.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 B.我国人口出生率高 |
C.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 D.我国自然增长率太高 |
A.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呈东少西多局面 | B.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
C.解决男女比例失调问题 | D.人口素质得到大幅提高 |
4.
图中的山脉和河流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的名称是( )
【小题2】下列有关A地与B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河流的名称是( )
A.长江 | B.黄河 | C.塔里木河 | D.淮河 |
A.A地的河流冬季不结冰 | B.B地属于暖温带、湿润地区 |
C.A地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 D.B地耕地以旱地为主 |
6.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2】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而南依次是
【小题3】我国疆域辽阔,当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上却繁星满天,这说明我国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B.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
C.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较丰沛 |
D.我国领土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 B.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
C.黄海、南海、东海、渤海 | D.南海、渤海、东海、黄海 |
A.跨纬度较大 | B.跨经度较大 |
C.跨东、西半球 | D.跨南、北半球 |
9.
【小题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蜀道难》。下列关于诗句中描述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对我国的影响是
《中国诗词大会》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诗词的背后,浸透着中国古人对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观察和思考,不少诗词蕴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蜀道难》。下列关于诗句中描述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发达,被称为鱼米之乡 | B.气候雨热同期,种植水稻 |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D.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
A.带来丰富的降水 | B.寒冷干燥 |
C.北方易受寒潮影响 | D.加剧北京雾霾 |
10.
读“我国各种地形类型所占比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能反映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小题2】通常把山地、丘陵、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最不适于发展

【小题1】图中能反映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A.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
B.地形类型多样,盆地面积广大 |
C.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
D.地形类型多样,丘陵面积大 |
A.耕作业 | B.林业 |
C.畜牧业 | D.旅游业 |
14.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右表中甲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
【小题2】根据表中信息,我们能够归纳出的地理结论是( )
【小题3】我国下列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是( )

【小题1】右表中甲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
A.南京 | B.乌鲁木齐 | C.拉萨 | D.西安 |
A.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
B.云南是我国汉族人口比例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 |
C.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
D.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
A.傣族 | B.藏族 | C.回族 | D.蒙古族 |
17.
我国既有辽阔的陆地国土,又有广袤的海洋国土,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 |
B.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
C.我国海洋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 |
D.山东省北面濒临黄海 |
21.
中央电视台于2012年5月底开始播出的《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节目,向世界展现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下图所示的剖面图中,属于我国北纬30°沿线的是( )
A.![]() | B.![]() |
C.![]() | D.![]() |
2.解答题- (共5题)
24.
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完成以下小题。

(1)根据右图所示气温、降水量的特点,判断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它属于左图中__________气候类型区(填字母),E是_____________气候。
(2)影响D→C→B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1)根据右图所示气温、降水量的特点,判断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它属于左图中__________气候类型区(填字母),E是_____________气候。
(2)影响D→C→B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25.
读中国地形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在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在②高原的南部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G_______________;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山脉A__________山脉、祁连山、横断山。
(2)第二级阶梯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盆地①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盆地⑦被誉为________。
(3)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③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山脉E_________是高原⑤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同时还是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平原④被誉为_____。
(4)山脉C____________是我国最东端的山脉,该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在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在②高原的南部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G_______________;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山脉A__________山脉、祁连山、横断山。
(2)第二级阶梯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盆地①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盆地⑦被誉为________。
(3)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③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山脉E_________是高原⑤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同时还是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平原④被誉为_____。
(4)山脉C____________是我国最东端的山脉,该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26.
读“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海洋A是_____海。我国有两大内海,除了A海还有 ________(填名称)。岛屿E是________岛 ,是我国第一大岛。
(2)数字②所在的省区是____________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3)我国的邻国甲_________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邻国乙________人口仅次于中国(填国家名称)。
(4)读图可知我国同时濒临渤海和黄海的省区是辽宁省和_____________省。(填简称)
(5)我国东部海岸线漫长,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与我国隔东海相望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海洋A是_____海。我国有两大内海,除了A海还有 ________(填名称)。岛屿E是________岛 ,是我国第一大岛。
(2)数字②所在的省区是____________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3)我国的邻国甲_________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邻国乙________人口仅次于中国(填国家名称)。
(4)读图可知我国同时濒临渤海和黄海的省区是辽宁省和_____________省。(填简称)
(5)我国东部海岸线漫长,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与我国隔东海相望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
27.
读“我国夏季风来源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表示的季风区的是_____ ,我们把 _____(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2)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3)读图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_____(“海洋”或“陆地”),盛行的偏______(“南”或“北”)风,下列符合夏季风的描述的是________(填下列选项字母)。
A.带来寒冷干燥气流 B.带来温暖湿润气流

(1)图中字母代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表示的季风区的是_____ ,我们把 _____(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2)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A.纬度因素 |
A.带来寒冷干燥气流 B.带来温暖湿润气流
28.
读我国温度带划分示意图,回答问题。

(1)填出温度带名称:
A._____ 带; D._____带;
(2)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活动积温多少来划分的。
D温度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农作物熟制为________;
(3)D和C的分界线大致与冬季____℃的等温线一致,该线附近也是我国年降水量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还是干湿地区中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一个人外出旅游,当他到达目的地时,原来装满一旅行袋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了,此人旅游的路线最有可能是_________。
A.哈尔滨—武汉
(5)从时间上看,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两个季节。从空间上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

(1)填出温度带名称:
A._____ 带; D._____带;
(2)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活动积温多少来划分的。
D温度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农作物熟制为________;
(3)D和C的分界线大致与冬季____℃的等温线一致,该线附近也是我国年降水量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还是干湿地区中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一个人外出旅游,当他到达目的地时,原来装满一旅行袋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了,此人旅游的路线最有可能是_________。
A.哈尔滨—武汉
A.乌鲁木齐—武汉 | B.拉萨—哈尔滨市 D.海口—哈尔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3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