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城东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5303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8

1.选择题(共17题)

1.
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汉族分布均匀,少数民族相对集中
C.汉族相对集中在北方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南地区
3.
读下图,完成下题:
 
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美誉,也是我国民族个数最多的省区是(  )
A.①B.②C.③D.④
4.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尤其是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A.B.C.D.
5.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发展
C.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D.我国领土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6.
(2016·四川广安)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致上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B.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C.香港、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D.各民族自治地方不受国家统一管理
7.
“一江春水向东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这些描绘我国大江大河的诗歌,表明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与之有关的影响因素是(    )
A.我国的位置特点B.我国的地势特点
C.我国山区面积广大D.我国地形类型多样
8.
下列关于我国临近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临海由北向南依次为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从我国的海岸基线向外延伸至20海里的海域范围属于我国的领海
C.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南海中的海南岛
D.琼州海峡和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9.
“游学地理”项目策划了四条路线游学中国。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四条路线中,跨越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
A.路线ⅠB.路线Ⅱ
C.路线ⅢD.路线Ⅳ
【小题2】当沿路线Ⅰ走到甲时,最后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
A.大漠孤烟直B.水村山郭酒旗风
C.林深不知处D.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题3】当沿路线Ⅲ经过乙山脉时,发现其两侧的差异有( )
①农耕区和畜牧区  ②香蕉和柑橘  ③陆运和水运    ④屋顶坡度大和屋顶坡度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
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能表示北京气候类型的是()
A.AB.BC.CD.D
11.
读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中人口比例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中人口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河南人口增加量最大B.江西人口减少最明显
C.湖北人口变幅较大D.湖南人口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
【小题2】外来人迁人对上海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彻底缓解了地区就业压力B.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C.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龄化进程D.加重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12.

   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下图是“1987—2015年我国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1987-2015年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越来越低
B.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C.人口自然增长率已变为负值
D.人口总数逐渐减少
【小题2】该项政策调整,其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
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D.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13.
如图1为我国南部沿海部分区域地图,图2为海南省气候图及船屋,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位于海南省与广东省间的我国内海是(   )
A.渤海海峡B.琼州海峡
C.台湾海峡D.平潭海峡
【小题2】既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又与我国海南省隔海相望的A国是(  )
A.菲律宾B.马来西亚
C.泰国D.越南
【小题3】海南省的黎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船形屋是最具有原始风貌的建筑,它以竹木为架,茅草为屋顶。与船屋建筑相应的图2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炎热干燥B.全年高温、全年多雨
C.全年高温,有旱、雨季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4.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七月南京的平均气温为28.8℃,而那曲只有8.8℃,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D.日照差异
【小题2】①地比③地种植粮食的主要劣势条件是()
A.平原面积狭小B.雨热不同期
C.不利于机械化生产D.热量不足
15.
读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读图,有关海南岛描述正确的是(  )
A.海南岛大部分地区为雨林气候
B.海南岛终年高温少雨
C.降水分布为东部多西部少
D.是我国第一大岛
【小题2】读图2,有关海南岛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中纬度B.位于高纬度
C.地势中间高四周低D.夏季气温中高周低
16.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挡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如图 示意“半边房外观”。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挡风避雨又御寒”中的“风”主要指的是(  )
A.东南季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
【小题2】“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半边房能最大限度地收集雨水 说明当地(  )
A.降水较少B.高温多雨C.暴雨频发D.冬雨夏干
17.
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
A.B.C.D.

2.解答题(共6题)

18.
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1中温度带③和④的分界线大体是_______(山脉、河流)一线;和我国1月的______等温线一致;也是图2中干湿地区D______区和A_________区的分界线;它大致接近于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图1中⑥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④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
19.
读下面的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A、B、C、D四条曲线中,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的是_____,该线以东的南方地区气候类型多为______,该线以西是_______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2)图甲的四条曲线中,表示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____为主。
(3)根据图乙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该地冬季气候特点是________,可能位于________.
A.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
20.
阅读有关文字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远方的家》专题片《边疆行》,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经9个省区至辽宁沿途拍摄,反映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如上图)。

(1)①省行政中心是______,③是______山脉,④地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
(2)专题片有四集的标题a《寻幽访玉走腾冲》、b《最北之旅漠河》、c《沙漠边的绿洲》、d《塞上明珠、草原牧歌》。b描述省级行政区是______(填全称),c《沙漠边的绿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请按拍摄行程先后顺序排列______。
(3)横断山区植被分布垂直变化显著,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边疆省份中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______(填序号)。
21.
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位于______洲的东部,_________洋的西岸,大部分地处_______带。(温度带)
(2)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大致上分为三级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其中⑧是_____省,简称________。
(3)我国最东端的省的简称是_______;跨经度最广的省是________,纬度最高的省简称是______。
(4)我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_______到云南省__________一线。
22.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是________(省级行政区简称),B行政中心是________。
(2)图中,数字②是________(海洋)
(3)图中,甲是________ (山脉),东侧为________ (地形区) 西侧为________(地形区)。
(4)乙是 ___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_级阶梯分界线。
(5)图中,C所在的地形区为______,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级阶梯上,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被誉为“鱼米之乡”。
2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纬30°中国行》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沿途穿越9 个省市自治区,节目展现了北纬30°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


(1)图中,①、②位于我国干湿区中的_________区,植被类型是_________。
(2)A、B两地分别于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B地油菜开花时间更迟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3)读图,自东向西沿30°N纬线经过的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甲_________盆地、乙_________高原。整个地势特点是_________。
(4)节目组到达B地时,发现当地最主要的少数民族的特有节庆活动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