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测试习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5263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8

1.选择题(共14题)

1.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属于同一地形区,即黄土高原
B.数字②处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
C.图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太行山,④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
D.黄河中的泥沙主要来自于乙地区,所以④河段形成了“地上河”
2.
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有
A.寒潮、地震、滑坡
B.水土流失、大气污染
C.地震、滑坡、泥石流
D.滑坡、台风、泥石流
3.
下列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的是
①阴山 ②太行山 ③天山 ④贺兰山 ⑤南岭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③⑤D.②④⑤
4.
我国疆域,许多大江大河源远流长,关于图中两河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它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
B.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城市是湖口和旧孟津
C.“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上游的情景
D.长江被称作“黄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水力资源丰富
5.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其中在西北地区发生频次较高的是
A.洪涝B.干旱
C.台风D.寒潮
6.
玲玲通过QQ在网上和贝贝聊天时说:“我的家乡在石灰岩分布地区,那儿山美,溶洞多;水秀,江清水碧,四季如春”,玲玲的家乡所属的地形区与温度带正确的组合是( )
A.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区B.云贵高原、亚热带
C.黄土高原、暖温带D.东北平原、中温带
7.
下图是我国四条重要的山脉位置示意图,图中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山脉是( )
A.①B.②
C.③D.④
8.
图是我国三个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比较三个城市气候资料,叙述正确的是()
A.漠河的气温变化最大
B.广州的年降水量最少
C.冬季气温都低于0℃
D.北京冬季降水量最丰富
【小题2】广州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9.
在下列地形区图中,相对位置排列不正确的是(  )
A.B.
C.D.
10.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形成了两大农业区域,即以种植业为主的东部农业区域和以畜牧业为主的西部农业区域。这两大农业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些分界线相重合?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②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秦岭—淮河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
三门峡是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如表为某年三门峡库区冲淤数据.

读表,从表中信息可知(  )
A.流量越大,含沙量越小B.流量越大,泥沙淤积量越小
C.淤积量与含沙量毫无关系D.为减轻泥沙淤泥,三门峡水库定期泄洪排沙
12.
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和流程长度、含沙量均居我国首位
B.三峡位于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
C.葛洲坝水电站位于长江中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
D.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联结南北,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
【小题2】关于长江和黄河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有凌汛现象发生
B.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河段
C.治理的首要任务都是防洪
D.干流共同流经黄土高原
13.
下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秦岭—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B.②—太行山脉—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③—贺兰山—黄土高原的西部边界
D.④—长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4.

   读下表:“我国东部地区四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及汛期状况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四条河流中汛期最长、年径流量最大的是
A.松花江B.黄河C.湘江D.西江
【小题2】影响上述四条河流年径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温C.降水D.植被

2.解答题(共5题)

15.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要求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是 ,②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行政中心是 ,③  (海域),④  (海峡)。 
(2)A、B两河流中,有凌汛现象的是 (填字母代号);有“水能宝库”之称的是 (填字母代号),其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该河流的 河段。A河流中游流经的地形区地表特点是   ,下游流经 区(干湿区),气候较湿润,却没有支流,试说明原因:  。B河支流众多,最大的支流是  ,与干流交汇处的城市为   ,其中游荆江河段有“    ”之称。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以西,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是  气候。
16.
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   大陆的东部,东临  洋。图中C为我国第二大    。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山脉A为大兴安岭,B为 山,非季风区内,     (填“夏”或“冬”)季风难以到达。 
(3)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 季节。从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的变化来看,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呈现   的特点。 
(4)图中甲、乙两河流量较大的是乙 河。它们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是原因不同:    
17.
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设计了暑期四条游览线路。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小华绘出了四条游览线路经过的相关山脉简略示意图,其中绘制出现错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8.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见下图)。

材料二 我国既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也有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绵延的丘陵。其中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通常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1)我国既有广阔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域,东部临海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填字母)。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够在我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区,原因是我国气候 。在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影响因素是   。 
(2)长江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地形区),自西向东注入海洋。长江有“水能宝库”之称,E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简述E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 
(3)我国有“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它反映了黄河的哪种水文特征?(  )
A.水量大
B.含沙量大
C.有凌汛
D.汛期短
(4)材料二反映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19.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中,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最接近的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在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中,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是   。 
(3)读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 
(4)由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可知,0 ℃等温线大致经过   线,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