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宜昌卷)地理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5261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7/24

1.选择题(共17题)

1.
下列有关“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极地区人口稠密
B.两极地区多冰雪,降水丰富
C.两极地区非常寒冷,降水少,多强风
D.两极地区淡水资源、矿产资源缺乏
2.
2015年4月25日,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尼泊尔境内发生8. 1级地震,地震造成尼泊尔及周边国家和地区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所学,回答2-3题。
【小题1】尼泊尔发生地震主要是由
A.亚欧板块与南极洲板块造成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造成
C.非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造成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造成
【小题2】(小题2)地震发生时,在教室里上课的我们,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不管任何情况,立刻跑向室外
B.立即从窗户处向外跳逃生
C.一直躲在教室里,待救护人员赶来救援
D.护头下蹲并躲在结实桌子下面,震动结束后快速撤离到开阔地带
3.
直接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大面积的植树种草
B.节约资源节约能源
C.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D.工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4.
关于某地气候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终年高温多雨B.明天气温超过30℃
C.今天小雨D.昨天晴天
5.
近几年来,宜昌雾霾天气渐渐增多,AQI(空气质量指数)令人堪忧。下列改善宜昌空气质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综合整治城市扬尘
B.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倡导乘坐私家车,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6.
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是
A.印度B.澳大利亚
C.美国D.法国
7.
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A.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
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
8.
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南半球
B.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西半球
C.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从纬度位置看,中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
9.
读下面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各省区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①-湖北-鄂-武汉B.②-山东-鲁-长沙
C.③-云南-云-成都D.④-广东-粤-福州
【小题2】小明同学的家乡,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他家乡所在的省区可能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10.
宜昌市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A.土家族B.蒙古族
C.回族D.苗族
11.
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形类型单一,平原比例最大
C.地势西低东高,多丘陵盆地
D.地势西低东高,山脉呈网状分布
12.
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森林资源B.耕地资源
C.矿产资源D.水资源
13.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把()富余的水资源,调送到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
14.
北京、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主要原因是这里(  )
A.原料丰富B.人口稠密C.环境优美D.科学技术发达
15.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青稞、水稻B.高粱、玉米
C.小麦、水稻D.玉米、水稻
16.
青藏铁路是我国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
A.多火山、地震
B.云雾多、太阳辐射弱
C.地质复杂,多滑坡、泥石流
D.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保护
17.
与我国秦岭—淮河线大体一致的是
A.我国一月份10℃等温线
B.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我国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我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2.解答题(共5题)

18.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洋 B 洲 C
D 洲 F 运河
(2)跨经度最多的洲是 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洋。
(3)赤道横穿 洲和 洲的大陆。
(4)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G 洋→红海→E   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
19.
读“巴西轮廓示意图”,完成问题:(13分)

(1)图中F点的经纬度是 ,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洋名称:
洋, ② 洋。
(3)图中A是世界上最大的 高原。河流③冲积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该平原终年高温多雨,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林。
(4)B是巴西首都 ,位于首都西南方向的C处,是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水电站。
(5)图中D、E字母代号中表示巴西第一大城市圣保罗的是
(6)巴西 矿储量巨大,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全国90%的人口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以东南部人口最为稠密,主要原因是
20.
下列行为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A.云贵高原陡坡开荒B.内蒙古高原大力发展种植业
C.洞庭湖沿岸退耕还湖D.“北大荒”湿地大面积开荒
21.
下列“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所示的气候特点,与南方地区相符的是
22.
读“西北地区简图”,完成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山脉:B
盆地:C
高原:D
城市:E
铁路线:F
邻国:M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   的趋势,自然景观也由东向西呈现出    - -   的变化。盆地C中,分布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河,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3)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盆地C中的 沙漠下,埋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为输出这里的天然气,国家建成了著名的“西气东输”工程,这项工程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是        (有二个正确答案) 。
A.缓解水资源紧张
B.防止水土流失
C.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D.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