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2016-2017学年中考地理模拟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5254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

1.选择题(共13题)

1.
关于两极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的中心是海洋而南极地区的中心是陆地
B.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
C.南极地区比北极更寒冷
D.南极洲和北冰洋分别是跨经度和纬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
2.
从图中可读出的澳大利亚人文方面的正确信息是(    )
A.袋鼠是其特有的动物
B.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中
C.煤、铁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内陆沙漠地区
D.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3.
如图所示大高加索山脉南、北两侧分别是(    )
A.亚洲、欧洲B.亚洲、非洲
C.欧洲、非洲D.南美洲、北美洲
4.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使用英语
B.②地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③地气候一年可分为热、雨、凉三季
D.④是印度河流域
5.
读世界两区域轮廓图中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形图, 判断下列对甲、乙两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的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B.甲、乙两地的多雨期一致
C.甲地属于亚热带气候,乙地属于热带气候
D.亚洲没有乙地的气候类型
6.
下列有关日本和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②日本是个岛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③俄罗斯河流众多,内河运输很发达
④俄罗斯地域广大,农业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气温低
⑤俄罗斯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宇航工业和核工业
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D.③④⑤
7.
下列有关非洲和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处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该地动物有随季节迁移的特点
B.A 处和③处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C.非洲居民都属于黑色人种,南美洲居民 以混血人种为主
D.非洲西临大西洋,南美洲东临太平洋
8.
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下列叙述与其反映的特征最相符的是(  )
A.我国夏季普遍高温B.我国南方地区降水比北方地区多
C.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D.我国大多数地方雨热同期
9.
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能
B.青藏铁路沿线的居民以藏族为主
C.青藏高原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气温高、雨量充沛
D.青藏高原的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10.
下列关于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的特点是因为年降水量过大
B.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优势是毗邻台湾,很多地方是侨乡
C.南方地区的食材丰富与地形复杂有关,与气候无关
D.内蒙古草原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与游牧生活密切相关
11.
关于图中各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 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B.b 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C.c 地区地势平坦,水能资源丰富
D.d 地区为地上河,应加高加固堤坝
12.
读港澳略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对外贸易占主要地位
B.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博彩业是其主要经济支柱
C.①是广州市,②是京广铁路线
D.香港濒临南海,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13.
下图为中法两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对图中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一直高于法国
B.近5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快于法国
C.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一直很慢
D.法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一直比中国快

2.解答题(共5题)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八年级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通过运用比较法,探究埃及与我国新疆地区的异同;他们找到两个区域的示意图,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

(1)通过对比发现,两个区域都气候干旱,地表都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但导致两地气候干旱的原因不同。试分析原因:
新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埃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区域都出产的矿产类能源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区域都出产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新疆的主要产地集中于山麓地带的绿洲,埃及的主要产地集中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看出,新疆的地形轮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神奇的北纬 45 度被称为“黄金草原带”,密布着全球众多优质牧场。蒙牛特仑苏的奶源就是在这个黄金奶源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B、C 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区。其中 A 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
(2)图中 D 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_______海峡。该海峡被称为“三线”经过的地方,请任举一例_______。
(3)北美洲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下列地理事物与其形成原因相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红海B.东非大裂C.阿尔卑斯山脉D.东欧平原上起伏的低丘
(4)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与日本一样多火山地震,它们都位于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
(5)图中①地人口稀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1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美国图,归纳美国本土地形地势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巴西、美国图,说出亚马孙河与密西西比河水系特征的异同点,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条河流对沿河地区农业发展、交通运输作用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河。
(3)咖啡和木材是美国从巴西进口量最大的农林业产品。巴西大量砍伐树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农作物产量巨大,却仍需向巴西进口咖啡,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读材料,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按照最新城市群编制方案,中国将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基础上增加长江中游城市群(简称:“中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国家级城市群由三个扩大至五个。

(1)“中三角”覆盖鄂、湘、①____________(写简称)、皖四省。省会城市有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城市。
(2)归纳五个城市群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是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山脉____________山,“中三角”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4)“中三角”的核心城市是武汉。举例说明武汉对“中三角”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可从交通运输、信息交流、智力支持、技术协作等选1个方面)
(5)列举1个“中三角”区域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三角”各城市要加强整体建设,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请你提1 个合理举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右图所示景观,能反映黄土高原地貌特点的是图____________。这里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2)贵阳被称为“避暑凉都”,造成该地七月气温较凉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区域的生态问题都比较严重,云贵高原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下面是玲玲与贝贝对区域环境整治经验的介绍,谁的说法更适合黄土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