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准格尔旗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5249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14题)

1.
下列各河中属于内流河,且流经地区地势北高南低的是(  )
A.B.
C.D.
2.
读“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
B.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
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
D.该区域代表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
3.
(2017咸阳模拟)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前半句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4.
比较俄罗斯和日本,说法正确的是
A.两国平原面积广大,农业发达B.俄罗斯人口稠密,日本地广人稀
C.两国工业都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D.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日本资源贫乏
5.
读四国轮廓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
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小题2】有关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生产国
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丙国的经济支柱产业是服务业
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6.
关于美国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化和专业化使美国农业生产效率高
B.美国五大湖附近由于水资源丰富,发展水稻种植业
C.美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耕地面积狭小
D.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输出国,主要出口小麦、玉米、大豆、甘蔗、咖啡
7.
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
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D.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8.
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可信的是
A.小明说:“我家住在四川盆地,这里草场广布,适合发展畜牧业.”
B.小强说:“我家住在内蒙古高原,这里降水丰富,适合发展林业生产.”
C.小玲说:“我家住在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适合种植水稻和养殖淡水鱼.”
D.小亮说:“我家住在东北的长白山区,这里降水丰富,适合发展种植业”
9.
读“我国局部铁路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陇海线可以直达乌鲁木齐市
B.①铁路与陇海线交会于徐州
C.②城市是宝成铁路线的起点
D.③城市位于京九铁路线上
10.
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们江和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B.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C.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D.盛产小麦、玉米、棉花、油菜
11.
下列关于台湾自然地理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台湾东临太平洋,西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
B.台湾2/3是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有宽广的平原
C.台湾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玉山是台湾最高的山
D.台湾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都受台风侵袭
12.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设立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结合下图,北京首先向河北扩散的产业可能是①软件研发产业  ②钢铁工业  ③石油化学工业  ④机械制造业  ⑤影视文化产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13.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合作主要是利用了祖国内地的
①厂房 ②能源 ③技术 ④资金 ⑤劳动力 ⑥日常生活消费品 ⑦管理经验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③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14.
读“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
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
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
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

2.解答题(共5题)

15.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②地的海拔高度范围为
(2)对于③和④两条虚线能够形成河流的是
(3)若①处海拔为1250米,气温为5℃,则⑤处(海拔取平均值)气温为  
(4)图中A表示的山体部位的名称是  
(5)量得图中①②两地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千米。
16.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读下图回答问题。

(1)“陆上丝绸之路”穿过图兰平原,该地盛产________________(经济作物)。
(2)“海上丝绸之路”必经斯里兰卡岛,该岛地势特征是 ,一月份盛行___________(方向)季风。
(3)2014年6月一艘商船从福建泉州港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到达东非蒙巴萨港,两地居民在人种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17.
读三江源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读上图,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这里,被誉为“中华水塔”。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该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对当地及河流中下游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1)三江源所在的青藏地区典型的自然特征是   ,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农业部门以  业为主。
(2) 长江三角洲独特的水乡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点的是(    )
①拙政园    ②周庄    ③乌镇    ④杭州西湖    ⑤颐和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3)小明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晚上都回到昆山的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同城效应)。结合图3,说说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什么?
(4) 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18.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_____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_山脉,到达_________省的西安。
(2)线路①沿途居民以_________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_________熟。
(3)小静沿线路②来到黄土高原,从她拍摄的照片(图右)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表特征____ ____。当地特色传统民居是_________。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写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写出一条即可)
19.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简图,该省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省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___。
(2)该省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自然因素是    
(3)甲河名称是    ,其河水来源主要依靠A天山山脉和B   山脉的冰雪融水。
(4)该省区生产的瓜果甜度高,主要原因有:    
(5)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的好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