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沙河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189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2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长安、洛阳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著名的世界大商港。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材料三:他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材料四: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宋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哪个朝代?
(3)材料三中所说的“他”是谁?“他”最远到达的是哪里?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为此,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材料二: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


材料四: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与状况。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农民发明的哪种农具?除此之外唐朝还发明了什么新的农具?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该变化何时完成?
(3)材料三是北宋时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名称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第三种东西”指中国古代的哪项发明?它的发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府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今我朝要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材料三:“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结果他被斩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制度”什么?
它诞生于哪一朝代?在当时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罢丞相”的皇帝是谁?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实施了什么举措?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雍正帝时期设置哪一机构使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61年,倭寇大举进犯浙江,威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烧毁偻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他收复和经营台湾,一直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崇敬,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了隶属于福建省的统治机构。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威继光率军英勇作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个事件的性质如何?
(2)材料二中被台湾人尊称为“开台圣王”的人是谁?我们应如何评价此人?
(3)材料二中“清朝在台湾设置了隶属于福建省的机构”,这个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这个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4)材料三中“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谈判的结果是签订了哪一条约?
(5)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为了捍卫领土主权,自古就有的精神是什么?

2.选择题(共21题)

5.
宋元时期,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根本原因是(   )
A.政权并立,各民族文化交融B.统治者纵情享乐的影响
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D.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
6.
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韩愈
7.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光芒四射”的成就不包括(  )
A.祖国南北重归统一B.创立科举制
C.开通了大运河D.修筑万里长城
8.
唐朝末年以来,武将拥兵自重,致政权更迭、战乱不休。宋太祖接受这一历史教训,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禁军将领有领兵之权却无发兵之权
C.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D.设通判节制武将
9.
宋初用“分化事权”方法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下列体现这一方法的措施是
①在中央,宰相之下设若干副相
②地方知州三年一轮换
③地方上设置通判一职
④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
明朝的“戚家军”与南宋的“岳家军”相似的地方是
A.抗击金军
B.肃清倭寇
C.抵抗蒙古
D.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11.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
12.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
A. 大可汗
B. 吉利可汗
C. 成吉思汗
D. 大单于
13.
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
A. 行政、军事、监察 B. 行政、外交、军事
C. 财政、监察、外交 D. 财政、军事、监察
14.
2018年3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台湾旅行法》,严重侵犯了中国利益,助长了台独势力的气焰。三国时期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元朝时台湾正式归属中央,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A.枢密院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省
15.
宋元时期,城市发展起来。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不下十个。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A. 广州
B. 开封
C. 泉州
D. 临安
16.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辽
②北宋
③金
④南宋
⑤西夏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17.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
18.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推行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严酷
D.君主专制的强化
19.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打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西游记》
20.
电视剧《努尔哈赤》讲述了努尔哈赤传奇的一生,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情节是
A. 统一女真各部
B. 迁都北京
C. 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
D. 建立后金
21.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乾隆时期设置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广大地区的是(   )
A.伊犁将军B.西域都护
C.驻藏大臣D.乌里雅苏台将军
22.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形成于(    )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23.
在明代,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
A.长城B.紫禁城C.凡尔赛宫D.白金汉宫
24.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
25.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下列史实中能够说明“唐蕃一家”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唐太宗设立管理西域的机构
C.唐玄宗册封回鹘首领
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