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脱脱《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
(1)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如图

(2)材料二图中的“交子”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这类货币的产生和发行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材料一:(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脱脱《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
(1)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如图

(2)材料二图中的“交子”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这类货币的产生和发行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藏传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帝的接见,被正式赐予“打来喇叭”封号。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
(2)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外,还有哪一个藏传佛教首领?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4)为有效管理西藏事务,清朝设立了什么官职,与西藏传佛首领共同管理西藏?
(5)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6)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藏传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帝的接见,被正式赐予“打来喇叭”封号。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
(2)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外,还有哪一个藏传佛教首领?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4)为有效管理西藏事务,清朝设立了什么官职,与西藏传佛首领共同管理西藏?
(5)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6)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3.
看图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主要出行的是哪个国家?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主要出使的是哪个国家?
(3)从以上事件中可以看出,唐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怎样的政策?
(4)图三中的人物是谁?请写出他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什么贡献?
(5)三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对对外交往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6)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结束后,对外交往逐渐减少,清朝时期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主要出行的是哪个国家?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主要出使的是哪个国家?
(3)从以上事件中可以看出,唐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怎样的政策?
(4)图三中的人物是谁?请写出他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什么贡献?
(5)三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对对外交往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6)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结束后,对外交往逐渐减少,清朝时期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帝”指谁?
(2)材料一中“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
(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帝”指谁?
(2)材料一中“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
(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2.连线题- (共1题)
3.选择题- (共20题)
10.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大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什么地方
A.瓦舍 |
B.早市 |
C.蕃市 |
D.集贸市场 |
14.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 1 | 2 | 3 |
P |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
则X的数学期望E(X)=( )
22.
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
A.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
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
23.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A.帝国的繁盛 | 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
C.近代的曙光 | 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连线题:(1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