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6---2017下初一历史期末联考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186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综合题(共4题)

1.
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脱脱《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
(1)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如图

(2)材料二图中的“交子”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这类货币的产生和发行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藏传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帝的接见,被正式赐予“打来喇叭”封号。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
(2)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外,还有哪一个藏传佛教首领?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4)为有效管理西藏事务,清朝设立了什么官职,与西藏传佛首领共同管理西藏?
(5)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6)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3.
看图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主要出行的是哪个国家?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主要出使的是哪个国家?
(3)从以上事件中可以看出,唐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怎样的政策?
(4)图三中的人物是谁?请写出他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什么贡献?
(5)三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对对外交往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6)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结束后,对外交往逐渐减少,清朝时期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帝”指谁?
(2)材料一中“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
(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2.连线题(共1题)

5.
根据所学,连一连
北宋李时珍 活字印刷术
元朝毕昇 《授时历》
明朝郭守敬 《本草纲目》

3.选择题(共20题)

6.
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它是北宋战败后与辽达成的盟约B.盟约中有辽宋撤军的内容
C.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D.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7.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南宋的建立
B.郾城大捷
C.岳飞遇害
D.1141年宋金议和
8.
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A.匈奴贵族B.女真贵族C.契丹贵族D.党项贵族
9.
你如果生活在北宋时期,可以做到的事情是
①在浙江一带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②在山西用煤作燃料烧水做饭
③听人讲岳飞的故事
④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大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什么地方
A.瓦舍
B.早市
C.蕃市
D.集贸市场
11.
她是元代著名的女棉纺织家,在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上作出了重大的技术革新。“她”是
A.文成公主
B.金城公主
C.武则天
D.黄道婆
12.
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  )
A. 西周的分封制 B. 秦朝的郡县制
C. 隋朝的科举制 D. 元朝的行省制
13.
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元朝B.统一蒙古C.修筑长城D.开发江南
14.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1

2

3

P

{#mathml#}35{#/mathml#}

{#mathml#}310{#/mathml#}

{#mathml#}110{#/mathml#}

则X的数学期望E(X)=(   )

15.
唐初有个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他在《丹经》一书中第一次将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他是
A.蔡伦
B.华佗
C.孙思邈
D.张仲景
16.
为宋词打开新局面,使词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新境界的是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关汉卿
17.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8.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A.云冈石窟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故宫
D.长城
19.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这首七言绝句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
B.乌兰布通之战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中俄雅克萨之战
20.
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21.
“明月有时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设立特务机构
B.沿用廷杖制度
C.实行八股取士
D.制造文字狱
22.
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
A.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23.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A.帝国的繁盛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C.近代的曙光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24.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25.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歌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连线题:(1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