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华阳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情分析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185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8

1.简答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去年以来,日本右翼围绕着“钓鱼岛问题”制造各种事端、开展日美联合夺岛军演等系列活动,引起中国人民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问题的极大关注。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图一中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二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17世纪中期,面对图三的情境,清朝皇帝组织什么反击战打败沙俄,并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什么条约解决了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    
(4)“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联系当今中日“钓鱼岛问题”,谈谈“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

2.选择题(共19题)

2.
标志着北宋灭亡的事件是( )
A.澶渊之盟B.靖康之变
C.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D.忽必烈建元
3.
曙光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可以收集的相关史料有:
①、张骞能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岳飞抗金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
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A.赵高B.杨国忠C.李林甫D.秦桧
5.如图所示,已知AB∥CD,EF平分∠CEG,∠1=80°,则∠2的度数为(  )

6.如图所示,已知AB∥CD,EF平分∠CEG,∠1=80°,则∠2的度数为(  )

7.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货币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交子B.会子
C.美元 D.英镑
8.
《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南宋()
A.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9.
元代中央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是(   )
A.司农司B.中书省C.市舶司D.行省
10.
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序号
朝代
相关史实
A
元朝
设立宣政院
B
清朝
历代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C
清朝
设置驻藏大臣
D
清朝
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A.A
B.B
C.C
D.D
11.
从下边地图可以看出,当时管辖镇江市所在地区的行省是( )
A.行中书省
B.江浙行省
C.河南江北行省
D.江西行省
12.
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3.

古诗文默写。

14.

古诗文默写。

15.
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
16.
“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7.
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目的B.起止时间C.远航次数D.所到地区
1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9.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衰败历程来揭示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
A.《窦娥冤》B.《三国演义》
C.《西游记》D.《红楼梦》
20.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歌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