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18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少数民族地区。松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建一城,以夸示后代。”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l)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2)请列举唐朝与这个民族密切交往的两个事例。
(3)哪一朝代中央政府开始对这一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有效管理?
(4)以上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2.
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9月,金砖会议在中国厦门举行,再次向世人表明,世界经济已经融为一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考证,“华光礁l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图一
材料二:

根据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一与相关内容,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机构是什么?
(2)观察图二,其中心人物是谁?如何评价这次远航?
(3)观察图三,此图揭示了清朝实行了怎样对外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影响?
(4)通过图二和图三可以看出明清在对外政策上采取不同的政策,他们导致了什么不同的后果?今天中国要发展经济,扩大国际影响,应该怎么做?
3.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清朝的疆域东西南北各到哪?
(2)1684年为了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和巩固祖国的东南海防,清政府设置了什么?
(3)清朝为了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采取什么措施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4)为了管辖新疆地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清政府设置了什么?

2.列举题(共2题)

4.
请列举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四大发明”。
5.
请列举明朝三部著名古典科技巨著及作者。

3.选择题(共20题)

6.
唐朝诗圣指的是(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
7.
他生活在唐朝,画技高超,他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他是(  )
A.吴道子B.徐渭C.阎立本D.颜真卿
8.
南宋时期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A.广州B.开封C.临安D.泉州
9.
宋初民谚“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反映了当时政府实行(  )
A.重武轻文的政策B.先南后北的政策
C.重农抑商的政策D.重文轻武的政策
10.
“澶渊之盟”指的是谁和谁之间的盟约(  )
A.辽和北宋B.西夏和北宋C.辽和金D.金与南宋
11.
宋代流行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说的是当时哪一地区的粮食产量高(  )
A.两广B.江浙C.河北D.四川
12.
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
A.诗B.赋C.词D.小说
13.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
A.行省制B.军机处C.分封制D.郡县制
14.
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是(  )
A.市B.勾栏C.瓦子D.邸店
15.
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事件是(  )
A. 澶渊之盟 B. 南宋的建立    C. 宋金和议 D. 金把都城迁到中都
16.
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 灭亡西夏 B. 建立元朝 C. 统一蒙古 D. 定都大都
17.
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宁波
B.漳州
C.广州
D.云台山
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施耐庵创作了《三国演义》B.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
C.汤显祖创作了《西游记》D.董其昌创作了《水浒传》
19.
清朝前期,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各种商品行销海内外,四方流通联系更加密切。其中,“舟楫塞港,街道肩摩”反映的繁荣市镇是(  )
A.佛山镇B.汉口镇C.盛泽镇D.景德镇
20.
军机处创设于(  )
A.顺治时期B.雍正时期C.康熙时期D.乾隆时期
21.
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试题类型繁多B.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C.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D.八股取士
22.
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左宗棠B.戚继光C.郑成功D.邓世昌
23.
2008年奥运会圣火在中国长城点燃。这里的长城是指(  )
A.秦长城B.汉长城C.明长城D.清长城
24.
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大败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
A.郑成功B.郑和C.戚继光D.康熙帝
25.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
A.唐玄宗时B.武则天时C.唐太宗时D.隋炀帝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列举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