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某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活动,请你阅 读材料,参与下列活动。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叶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根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中能够促进生产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2)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魏国公民,请你说说“魏主”是谁?他把首都 从平城迁往何处?
(3)结合所学内容回答,孝文帝改革中是如何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任意两点)
材料一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叶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根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中能够促进生产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2)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魏国公民,请你说说“魏主”是谁?他把首都 从平城迁往何处?
(3)结合所学内容回答,孝文帝改革中是如何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任意两点)
2.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唐朝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朝时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与吐蕃的联系的?(任答两点)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是在哪个王朝?这一时期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3)清朝前期为密切和西藏的关系、加强管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任答两点)
(1)唐朝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朝时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与吐蕃的联系的?(任答两点)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是在哪个王朝?这一时期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3)清朝前期为密切和西藏的关系、加强管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任答两点)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这种考试制度到唐朝时,常设科目有哪些?
(2)这种考试制度最初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3)这种考试制度到明朝时考查内容和文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这种考试制度?
材料一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这种考试制度到唐朝时,常设科目有哪些?
(2)这种考试制度最初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3)这种考试制度到明朝时考查内容和文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这种考试制度?
2.选择题- (共3题)
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填空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