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二)历史试题(word版)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5130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0

1.判断题(共1题)

1.
仔细观察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否则划“×”。

(1)图一作品创作的背景是文艺复兴时期。
(2)图一作品的作者是英国的莎士比亚。
(3)图二历史人物是法同思想启蒙运动的代表。
(4)图三作品的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5)上述作品或人物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综合题(共3题)

2.
美周的建国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纵观美国200多年的历史,能在经济上一跃成为当今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但美国的经济发展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也是历经了阻碍、挫折、调整最后走上持续稳定繁荣的。
材料二见下面图表
时间
特点
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中期
排除阻碍,走上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
从“天堂”步入“地狱”,从“地狱”重归“天堂”
二战后
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美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那么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中期,美同的发展遇到哪些阻碍?这些阻碍是通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排除的?在排除阻碍的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历史人物都是准?
(3)材料二中20世纪20~30年代,美国从“天堂”步入”地狱”指的是什么事件?从“地狱”重归“天堂”又是通过什么事件解决的?
(4)材料二中,二战后美国成为经济强国,90年代又步人新经济阶段。你能概括出美国新经济发展的特征吗?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而因素?(写出一点即可)
3.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之后都会引起社会各方而的深刻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40年到1840年,在这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l)从1640年到1840年,欧洲发牛了哪些改变社会性质的重大历史事件?哪一项发明的广泛运用标志西方开始进入大机器生产时期?
材料二

(2)请将材料二中各图所示科技发明分别填在相应的科技革命时期。图二机器的动力机是什么?
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在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3)材料三所阐述“新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四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加祸于人类,科技是善用还是恶用或误用都取决于人自身,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一—薛健《浅谈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4)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任选材料二中的一项科技发明,论证“它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加祸于人类”。
(5)谈一谈人类如何做才能应对科学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4.
20世纪以来,国际会议的召开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请依据年代尺中提供的信息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1)题目自拟
(2)文中需包含A、B、C、D所示时间稆开的重要国际会议及其影响,并谈一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字数200字左右。

3.选择题(共16题)

5.
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把字刻在湿润的泥版上,干燥后笔画形似楔子。这种文字起源于
A.古代罗马
B.古代希腊
C.古代中国
D.两河流域
6.
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性建筑是
A.
B.
C.
D.
7.
(题文)公元前18世纪的某条法律规定: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对该法律表述错误的是(  )
A.制定于古代印度B.出自《汉谟拉比法典》
C.维护奴隶主利益D.是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8.
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A.贵族世袭制的封建国家
B.民主共和制的封建国家
C.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D.政教合一的封建国家
9.
《最后的晚餐》描绘了耶稣遇难前同他的12个门徒共进晚餐的情景。该题材主要涉及哪一宗教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印度教
10.
一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首航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计划到美洲。最早开辟这条航道的航海家是
A.郑和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1.
以下是一本人物传记目录的部分标题:“黄袍”加身——称霸欧陆——伐俄败归—一英雄末路。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A.亚历山大二世
B.克伦威尔
C.拿破仑
D.查理一肚
12.
《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 )
A.马克思主义诞生B.巴黎公社C.英国宪章运动D.美苏争霸
13.
“农奴先笑了,后来又哭了;地主先哭了,后来又笑了。”这句话描述的情景最有呵能发生在
A.大化改新时期
B.俄国1861年改革时期
C.十月革命时期
D.冷战时期
14.
“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响起来”。与这首流传于日本的打油涛相关的事件是
A.推翻幕府统治
B.美国侵略日本
C.日本侵略朝鲜
D.明治维新
15.
有人认为: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这场战争就不会爆发。“这场战争”是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中东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科索沃战争
16.
下面漫画中的人物(希特勒)磨刀霍霍,而砧板上的“公鸡”却并不担心。该漫画
A.讥讽了英国的社会福利政策
B.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C.揭示了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潮
D.反映了德、日两同之间的矛盾
17.
下图是美国在二战时期的宣传画,日本人被描绘成了张着血盆大口,令人防不胜防的毒蛇。毒蛇在二战期间对美国造成严重伤害的历史事件是
A.珍珠港事件
B.攻克柏林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18.
“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现统一货币(欧元)的经济货币联盟,……在国际舞台弘扬联盟的个性。”材料中的“联盟”指的是
A.国际联盟
B.三国同盟
C.联合国
D.欧洲联盟
19.
下列措施中,既是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又值得我国借鉴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C.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D.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20.
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人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这种现象说明
A.人们生活方式现代化
B.社会物质产品多样化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世界格局多极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