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校初三第六次限时训练历史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5127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5/25

1.综合题(共4题)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日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洲。”根据诗歌内容,据此判断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应是南宋与辽、西夏对峙的时期。( )
(2)《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 )
(3)《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名著,又是研究希腊历史的重要史料。( )
(4)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
(5)吕振羽是中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研究中国通史和中国民族史的史学家。(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四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变化?
(3)如何理解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
(4)材料四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走向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成功地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最终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
(2)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领土上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剧,我们是怎样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3)为了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又走了什么道路?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伟大起点?
(4)纵观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历程,你认为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最成功地经验是什么?
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二 经过对建国50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2002年9月,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两段材料皆据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是指什么?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结果如何?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不得照抄原文)分别概括这两个时期影响中共关于工业化道路认识的主要国际因素。

2.选择题(共7题)

5.
南宋时,在湖南授徒讲学、创立湖湘学派的是(    )
A.胡安国和胡宏父子B.周敦颐
C.王船山D.李东阳
6.
***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走群众路线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7.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C.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国家统一
D.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8.
1945年中共“七大”,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一起,被大会选举为领导全党的“五大书记”的是(    )
A.瞿秋白B.胡耀邦
C.彭德怀D.任弼时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与标志的是(  )
A.海南经济特区B.上海浦东开发区
C.环渤海地区D.长江三角洲地区
10.
培根指出:“雅典公民认为人一生下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如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A.人文主义盛行B.具有反抗精神
C.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D.对公民长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1.
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三位历史教师分别作了《冷战政策与美苏争霸》、《“一超多强”的形成》、《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专题报告。你认为该班探究活动的主题应是
A.“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变化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