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
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 的正确道路,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材料一中的“共和之路”指的什么?结合材料一,谈谈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特点。
(2)材料二中的“正确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两例即可)?
(3)对比材料一二,你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
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 的正确道路,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材料一中的“共和之路”指的什么?结合材料一,谈谈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特点。
(2)材料二中的“正确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两例即可)?
(3)对比材料一二,你得出什么结论?
2.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9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
材料二:“(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终于为***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未来。”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整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一组图片: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日出东方”、“力挽狂澜”分别指什么?
(2)今年(2016年)又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长征“终于为***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3)材料三中的图片记录了我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指出图②中代表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字母。简述图③与图①、图②的关系。
材料一:“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
材料二:“(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终于为***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未来。”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整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一组图片: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日出东方”、“力挽狂澜”分别指什么?
(2)今年(2016年)又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长征“终于为***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3)材料三中的图片记录了我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指出图②中代表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字母。简述图③与图①、图②的关系。
3.
(题文)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1年美国对日宣战后,国际舆论将重庆评为全球第三英雄城市。当时的第一英雄城是英国伦敦,多次遭到德国飞机轰炸,但市民没有被炸垮。第二英雄城是苏联的莫斯科,打破了德军的闪电战计划……

材料三:“二战”期间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1)与伦敦和莫斯科相比,重庆并没有发生过大的战役,但同样被国际舆论评为英雄城市。请用相关史实。说明其理由。
(2)列举“艰苦的五年”中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例。
(3)概括材料三中罗斯福的主张,并指出该主张成为现实的标志。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1941年美国对日宣战后,国际舆论将重庆评为全球第三英雄城市。当时的第一英雄城是英国伦敦,多次遭到德国飞机轰炸,但市民没有被炸垮。第二英雄城是苏联的莫斯科,打破了德军的闪电战计划……

材料三:“二战”期间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1)与伦敦和莫斯科相比,重庆并没有发生过大的战役,但同样被国际舆论评为英雄城市。请用相关史实。说明其理由。
(2)列举“艰苦的五年”中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例。
(3)概括材料三中罗斯福的主张,并指出该主张成为现实的标志。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4.
人物传记具有真实性的借鉴性等特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传记的真实性依赖于史料。下列史料再现了邓小平革命生涯的片段,甲描述了哪一事件?乙中的“胜利”主要指哪一战事?
(2)传记的描述需有广阔的视野。下列史料中,为挽救“国民经济”,邓小平在农业和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领域各提议了什么重大举措?
(3)传记的价值在于借鉴。下列史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
(1)传记的真实性依赖于史料。下列史料再现了邓小平革命生涯的片段,甲描述了哪一事件?乙中的“胜利”主要指哪一战事?
甲:(刘邓)制定了攻击华北铁路沿线日军据点的计划,并且封锁和分割了日军占领的铁路线。这个攻击计划在(1940年)8月底开始实施,持续了三个多月。((英)伊文思《邓小平传》) | 乙:我军已胜利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之跟进任务,敌人追击计划完全失败。今后的任务,是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全部控制中原。(《邓小平文选》) |
邓小平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为深刻的岁月,是他的最后20年(1977—1997年)。这时他面对的复杂局面是:1.文化大革命走到尽头,……国民浪涌到了崩溃边缘。2.苏联在1991年轰然坍塌。3.“四小龙”悄然兴起。(摘编自袁伟时《觅路与清障》) |
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往香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
5.
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之间最主要的国际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950年)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材料四: “(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
(1)在材料一中,当“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时,中国人民反击美国侵略行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材料三体现了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950年)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材料四: “(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
(1)在材料一中,当“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时,中国人民反击美国侵略行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材料三体现了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选择题- (共17题)
7.
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付出了毕生的奋斗和追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下面属于他的主要历史功绩的是
①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领导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腐朽统治
④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①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领导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腐朽统治
④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9.
历史谱写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列依次为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②“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③“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④“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②“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③“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④“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④①② | D.③①④② |
10.
下列选项中前后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 |
B.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C.抗日战争——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
D.苏德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
11.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国共双方达成同意停止内战
③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国共双方达成同意停止内战
③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2.
(题文)2015年,收藏家张贵银发现了一日军侵华力证——《支那事变战迹の刊》。此书记录了“七七事变”爆发后一年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全过程。下列时间有可能被此书记录的是

①淞沪会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九·一八事变 ④一二·九运动

①淞沪会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九·一八事变 ④一二·九运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4.
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37——1945年应该填
时期 | 主题词 |
1919——1927年 | 五四风雷,开天辟地 |
1927——1936年 | 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
1937——1945年 | |
1946——1949年 | 反抗独裁,走向胜利 |
A.自强求富,中体西用 |
B.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
C.民主科学,思想解放 |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
17.
下列关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叙述,正确的是
①会议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②会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③这次会议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始
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②会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③这次会议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始
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18.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
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D.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21.
海尔集团1997年在菲律宾建立海外第一家工厂,尔后,迅速在中东、北非等地区设厂,l999年进入美国设厂。现在,海尔成了我国跨国公司的“领头羊”。海尔公司的发展反映了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 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有利无弊 |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 D.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均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