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英国科学家戴维曾说:科学,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它属于世界。
【中国的智慧】
材料一
——摘编自《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材料二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公元1-1500年,中国的发明在世界上占据了优势地位,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②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
③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更省人力。
④印刷术的传入,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⑤14世纪初,阿拉伯人将火药技术传给了欧洲,使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科技的力量】
材料三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部分成果

(2)源于欧美的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请依据所学,将下表内容填写完整:
【我们的时代】
材料四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限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当代观察家将这一时代贴上了“联结时代”的标签。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
——《新全球史》
(3)依据材料四,概括“一个地球村出现了”的根本原因。
(4)作为生活在地球村中的我们,以下场景是我们正在经历的:

①请结合所学,为“便捷的生活”提供两个不同类型的实例。
②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你和同学准备向地球村民发出一份倡议。请在“我们的倡议”处写下你们的宣言。要求:主题正确、逻辑清晰、言之成理。
【中国的智慧】
材料一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摘编自《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材料二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公元1-1500年,中国的发明在世界上占据了优势地位,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②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
③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更省人力。
④印刷术的传入,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⑤14世纪初,阿拉伯人将火药技术传给了欧洲,使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科技的力量】
材料三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部分成果

(2)源于欧美的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请依据所学,将下表内容填写完整:
科技革命名称 | 成果 | 使人类迈入的时代 |
工业革命 | 珍妮机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早期汽车 |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 信息时代 |
【我们的时代】
材料四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限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当代观察家将这一时代贴上了“联结时代”的标签。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
——《新全球史》
(3)依据材料四,概括“一个地球村出现了”的根本原因。
(4)作为生活在地球村中的我们,以下场景是我们正在经历的:

①请结合所学,为“便捷的生活”提供两个不同类型的实例。
②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你和同学准备向地球村民发出一份倡议。请在“我们的倡议”处写下你们的宣言。要求:主题正确、逻辑清晰、言之成理。
2.
历史上人类曾遭受各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有效地抗击了法西斯集团野蛮的侵略与扩张,最终取得胜利。
(1)梳理线索
下面是学生们绘制的思维导图,请你依次将其填写完整。

(2)解读材料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二战,老师提供了以下材料:
文字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英美当局认识到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是称霸世界的前奏,苏联如被灭亡,他们自身也难保全。因此,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粉碎希特勒”作为“首要任务”,呼吁齐心协力打击法西斯。1941年10月,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装备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这是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的联合行动。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仅就经济方面互相支援而言,美国向其他盟国提供了总额近500亿美元的租借援助物资。英国得到最多,近300亿;苏联其次,约111亿,包括卡车约45万辆(占苏军车总量50%以上);中国约16亿。美国也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盟国提供军需、设施、劳务、资源等得到“逆租借”达78亿美元,其中约67亿来自英国和英联邦。此外苏联还得到英国近20亿美元的物资援助。
——摘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图片材料

①依据文字材料,指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
②上述图片材料中,能反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携手合作的是。
③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反法西斯国家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合作。
(3)分析图表




(注:以上图表数据来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配套地图册)
观察上述图表,归纳中国抗日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
(4)反思历史
1945年10月,中、美、英、苏等国领导创建了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请写出这一组织的名称。
(1)梳理线索
下面是学生们绘制的思维导图,请你依次将其填写完整。

(2)解读材料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二战,老师提供了以下材料:
文字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英美当局认识到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是称霸世界的前奏,苏联如被灭亡,他们自身也难保全。因此,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粉碎希特勒”作为“首要任务”,呼吁齐心协力打击法西斯。1941年10月,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装备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这是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的联合行动。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仅就经济方面互相支援而言,美国向其他盟国提供了总额近500亿美元的租借援助物资。英国得到最多,近300亿;苏联其次,约111亿,包括卡车约45万辆(占苏军车总量50%以上);中国约16亿。美国也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盟国提供军需、设施、劳务、资源等得到“逆租借”达78亿美元,其中约67亿来自英国和英联邦。此外苏联还得到英国近20亿美元的物资援助。
——摘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图片材料

①依据文字材料,指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
②上述图片材料中,能反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携手合作的是。
③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反法西斯国家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合作。
(3)分析图表




(注:以上图表数据来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配套地图册)
观察上述图表,归纳中国抗日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
(4)反思历史
1945年10月,中、美、英、苏等国领导创建了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请写出这一组织的名称。
2.选择题- (共22题)
3.
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
B.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
C.封建主对市民的剥削加重 |
D.加速了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
5.
某校准备邀请某学者做讲座,下侧图文框中的内容来自该校同学制作的宣传海报,下列选项中适合出现在海报“内容”一栏的是


A.赏析《天方夜谭》 |
B.分析雅典民主政治 |
C.解读楔形文字 |
D.解读阿拉伯数字传播 |
7.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实行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一改革是
A.伯利克里改革 |
B.查理•马特改革 |
C.商鞅变法 |
D.农奴制改革 |
9.
“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
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
11.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这段材料出自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拿破仑法典》 |
16.
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局势时讲到:“欧洲变成一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粒“火星”是
A.萨拉热窝事件 |
B.来克星顿的枪声 |
C.苏格兰人民起义 |
D.三国协约的形成 |
17.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1916年,德、法双方在索姆河展开血战 |
B.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
C.一战中,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
D.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
20.
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了金融,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了农业,兴建了公共工程。上述措施共同体现了“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恢复银行信用 |
B.国家干预经济 |
C.发展农业经济 |
D.吸纳失业人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