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走近下列人物,回答相关问题。

(1)举出图一人物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2)图二、图三人物分别在哪次社会变革中有重大发明?简述他们的发明所起的重要作用。

(1)举出图一人物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2)图二、图三人物分别在哪次社会变革中有重大发明?简述他们的发明所起的重要作用。
2.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的推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技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了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完全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进行改革。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从彼得一世时期起,贵族地主可以任意判决村民从事强迫性劳动,甚至将村民赶走。
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采取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是绝对必要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真正途径,而探索这一途径的唯一方法就是实行新经济政策。
(2)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3)材料三中,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材料一: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技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了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完全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进行改革。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从彼得一世时期起,贵族地主可以任意判决村民从事强迫性劳动,甚至将村民赶走。
——改编自《现代化通病》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编、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列宁
材料三: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新经济政策 |
农业 | 实行余粮征集制 | 以征收粮食代替余粮征集制 |
贸易 | 取消自由贸易 | 实行自由贸易 |
分配 | 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
工业 | 全国推行工业国有化 | 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
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采取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是绝对必要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真正途径,而探索这一途径的唯一方法就是实行新经济政策。
——列宁
(1)材料一中,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列宁是如何看待1861年改革的?(2)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3)材料三中,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3.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反思战争,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以维护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火推进尺)

(1)年代尺中A、B两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发生了何事?A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正义之联合)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翌成员同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冬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同合作,并不与改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协约。
(战争启示录)
(3)根据以上探究活动,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战火推进尺)

(1)年代尺中A、B两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发生了何事?A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正义之联合)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翌成员同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冬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同合作,并不与改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协约。
——《联合国家宣言》
(2)这一文件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战争启示录)
(3)根据以上探究活动,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4.
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状态。杨老师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清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梳理知识理清线索)
(1)请将图示①②处的相关事件补充完整,并分别简述其影响。

活动二:(横向联系比较异同)
(2)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涉及中国问题的内容有哪些?你怎样看待弱国外交?
(3)苏联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建设与美国罗斯福新政有何共同之处?
活动三:(提取信息感悟升华)
(4)下面的情境中包含了哪些历史信息?
1916年凡尔登战役开始时,德军集中了所有的火炮,向方圆只有31平方千米的法军阵地发射了100多万发炮弹。战役中,德军投入46个师,法军投入60个师,战争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惨烈程度,伤亡70多万人。有人这样描写:“这个304米高的小山坡被炮火从山顶抹平,在整个拽斗期间矮了近8米,战场上全是弹坑、炸倒的树木和尸体。”1939年8月,爱因斯坦致函美国总统罗斯福,促请进行原子弹的研究,以便赶在纳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罗斯福采纳了该建议,并拨款20亿美元作为研究原子弹的经费。由于整个工程的领导机构设在纽约的曼哈顿,故取名为“曼哈顿计划”。经过3年的努力,1945年7月16日,第亠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同时制造出的两颗名为“小男孩”和“子”的原子弹分别于8月6日和9日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这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也造成了无辜平民的巨大伤亡。
(5)综合上述探究活动,你认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有哪些?
活动一:(梳理知识理清线索)
(1)请将图示①②处的相关事件补充完整,并分别简述其影响。

活动二:(横向联系比较异同)
(2)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涉及中国问题的内容有哪些?你怎样看待弱国外交?
(3)苏联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建设与美国罗斯福新政有何共同之处?
活动三:(提取信息感悟升华)
(4)下面的情境中包含了哪些历史信息?
1916年凡尔登战役开始时,德军集中了所有的火炮,向方圆只有31平方千米的法军阵地发射了100多万发炮弹。战役中,德军投入46个师,法军投入60个师,战争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惨烈程度,伤亡70多万人。有人这样描写:“这个304米高的小山坡被炮火从山顶抹平,在整个拽斗期间矮了近8米,战场上全是弹坑、炸倒的树木和尸体。”1939年8月,爱因斯坦致函美国总统罗斯福,促请进行原子弹的研究,以便赶在纳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罗斯福采纳了该建议,并拨款20亿美元作为研究原子弹的经费。由于整个工程的领导机构设在纽约的曼哈顿,故取名为“曼哈顿计划”。经过3年的努力,1945年7月16日,第亠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同时制造出的两颗名为“小男孩”和“子”的原子弹分别于8月6日和9日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这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也造成了无辜平民的巨大伤亡。
(5)综合上述探究活动,你认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有哪些?
2.选择题- (共14题)
6.
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电视剧,他们设计了以下场景,但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 |
B.庄园农民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
C.庄园中有领主的堡垒、农奴的农舍,还有教堂 |
D.农奴可以任意离开庄园 |
7.
“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发明的无烟火药代替了黑色火药,爆炸力大大提高。与20年前相比,19世纪末使用无烟火药的大炮射程从3.8千米提高到7千米,射速由每分钟3﹣5发提高到5﹣10发。”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技进步改进了传统武器
②科技成果被用于军事领域
③科技发明提高了军队的机动能力
④科技创新使一战更加残酷
①科技进步改进了传统武器
②科技成果被用于军事领域
③科技发明提高了军队的机动能力
④科技创新使一战更加残酷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8.
从下面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势力对比变化表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①美国经济崛起迅速
②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③美国已成为世界霸主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列强实力对比的变化
项目 | 英 | 德 | 法 | 美 |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 1.3 | 4.6 | 1.9 | 8.1 |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 3 | 2 | 4 | 1 |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比重 | 1 | 4 | 2 | 5 |
①美国经济崛起迅速
②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③美国已成为世界霸主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列强实力对比的变化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9.
19世纪60年代,一位俄国官员在评价当时俄国农民的变化时说:“农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一切都变了。”这种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A.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
B.苏维埃政府建立 |
C.废除了落后的农奴制 |
D.二月革命的胜利 |
10.
1783年12月,华盛顿在辞职讲话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当时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A.颁布《权利法案》 |
B.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
C.领导拉美独立运动 |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
11.
“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这主要是因为(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 B.新航路的开辟 |
C.早期的殖民活动 | D.资产阶级革命 |
12.
《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 )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 B.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
C.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 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13.
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城市人口数比例的增长。据资料记载,1801﹣1831年的30年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的人口增长了两倍多。到183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英国城市人口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自然灾害严重 |
B.新航路的开辟 |
C.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的发展 |
D.工业革命的开展 |
14.
《大国崛起》中说道:“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其评价的是
A.斯大林模式 |
B.苏联的工业化 |
C.新经济政策 |
D.赫鲁晓夫改革 |
16.
1935年初,新政成为美国公众热议的焦点,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新政
A.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
B.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与发展 |
C.缓和了经济危机,改善了人民生活 |
D.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
17.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国签字于共同宣言,罗斯福总统特别对子文(宋子文,时任外交部长)表示:欢迎中国列为四强之一。此言闻之,但有惭惶面已。二十多个交战国共同宣言发表后,中苏美英四国已成反侵略的中心。”材料中“共同宣言”的签署标志着
A.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
B.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D.联合国的成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