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请回答:
(1)今年是长征胜利多少周年?
(2)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3)长征中的两次会师地点?
(4)长征途中下列事发生在哪些江河?
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征途中召开的重要会议及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1)今年是长征胜利多少周年?
(2)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3)长征中的两次会师地点?
(4)长征途中下列事发生在哪些江河?
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征途中召开的重要会议及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2.列举题- (共5题)
3.选择题- (共45题)
10.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11.
下列组合搭配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B.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
C.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26.
下列内容属于中共十三大的是( )
①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④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①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④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7.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A.开辟经济特区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大跃进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9.
下列组合搭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
B.我国对台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C.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
D.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周恩来 |
30.
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39.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们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这段材料出自( )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共产党宣言》 |
43.
下列组合搭配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英国的宪章运动 |
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
C.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俄国二月革命 |
46.
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就象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足以引爆整个欧洲。下列哪一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
A.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 B.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
C.萨拉热窝事件 |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列举题:(5道)
选择题:(4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