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一二三单元练习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510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2/8

1.简答题(共1题)

1.
改革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的国家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改革不断崛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史上为了摆脱困境,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美国分别由何人带领本国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
(3)我国改革开放始于何年?谁被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计师”?

2.综合题(共2题)

2.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 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改变。
探究一: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确定了战后国际“新秩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1)这个“新秩序”是指什么格局?
(2)二战后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此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写出上文所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
3.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体系的名称是什么?为确立这一“战后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哪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这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签署的哪两个条约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

3.选择题(共38题)

4.
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导致中国爆发了( )
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
5.

为了保持沙田柚的优良性状,果农通常不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6.

为了保持沙田柚的优良性状,果农通常不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7.

为了保持沙田柚的优良性状,果农通常不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8.

为了保持沙田柚的优良性状,果农通常不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9.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国家对工业的整顿B.国家对银行的整顿
C.国家对农业的调整D.新建公共工程
10.
十月革命胜利的象征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
B.“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向敌人最后攻击炮声
C.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D.粉碎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11.
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宣称,各国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些内容的实质是(  )
A.开始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B.开始形成美国控制中国的局面
C.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
D.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战后初期,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该体系形成有关的国际会议包括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开罗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3.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闭合电键与稳压直流电源连接,下板固定,当上板在AB位置时,一个带电油滴刚好静止在电容器的中点,现在断开电键,使上板在AB位置与A′B′位置之间上下往复移动,以下关于带电油滴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14.
2 0 0 9 年 3 月 2 3日,美国政府公布了帮助银行业剥离不良资产的详细计划,极大地鼓舞了投资者, 2 3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涨幅均超过 6 . 5 % 。该内容反映出 7 0多年前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
A.刺激工业生产B.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
C.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15.
为摆脱危机而实行“新政”的美国总统是( )
A.A、林肯B.华盛顿C.威尔逊D.罗斯福
16.
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
A.通过《工业复兴法》B.消除经济危机
C.刺激消费和生产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7.
美国《政治周报》评论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调整农业政策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大力兴建公共工程D.整顿银行
18.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新政的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这次新政的目的是对付经济危机
C.这次新政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
D.这次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19.图甲表示某哺乳动物乳腺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其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细胞结构,A,B,C,D,E代表物质.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图甲表示某哺乳动物乳腺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其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细胞结构,A,B,C,D,E代表物质.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1.
罗斯福“新政”中既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又刺激消费和生产的新政措施是( )
A.对银行的整顿B.对农民的补偿C.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D.新建许多公共工程
22.
面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C.实施罗斯福新政D.实行“冷战”政策
23.
在当今世界上,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势力已经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2 0世纪 3 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势力是 ( )
A.法西斯势力B.国际垄断势力C.殖民主义势力D.封建军阀势力
2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转嫁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而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①日本;②英国;③德国;④美国;⑤意大利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⑤D.②④⑤
25.
下图中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是
A.B.
C.D.
26.
张华同学的爷爷曾于 1 9 5 2 年赴朝鲜作战,参与抗击了当时世界上第一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并于第二年凯旋。张华的爷爷参与抗击的是 ( )
A.美国B.日本C.英国D.德国
27.
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式看,欧洲再次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
A.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B.国际联盟成立C.联合国成立D.欧洲联盟建立
28.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日本偷袭珍珠港B.苏联卫国战争开始C.德军侵入布拉格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9.
德国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 )
A.阵地战B.闪击战C.持久战D.运动战
30.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1942年1月,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标志着(  )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B.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雅尔塔会议的召开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31.
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是
A.德军攻占巴黎B.德军突袭苏联
C.日军偷袭珍珠港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32.
斯大林曾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是指
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
33.
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下列卡片内容错误的是(  )
A.“二战”爆发的时间:1939年
B.雅尔塔会议的重要决定:建立联合国
C.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D.“二战”结束的标志: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34.
1938年,丘吉尔演讲时说道:“一切都过去了。缄默的、悲哀的、被抛弃的、支离破碎的捷克斯洛伐克,已在黑暗之中。”这句话主要针对的事件是( )
A.珍珠港事件B.诺曼底登陆
C.慕尼黑会议D.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5.
决定建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36.
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B.德国闪击波兰C.英法对德宣战D.德军开始进攻苏联
37.

据报道,在新生儿的呼吸道内也有细菌的存在,这说明(  )

38.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
A.诺曼底登陆B.巴黎解放C.苏军占领柏林D.德国投降
39.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 )
A.苏德战争爆发B.太平洋战争爆发C.诺曼底登陆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0.

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按照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观点,这是(  )

41.
十月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成立了巴黎公社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标志着苏联解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