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政治民主化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学习)日本政体…”
材料三: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时总结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民众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

(1)材料一反映当时中国实行的是什么“政体”?
(2)材料二中康有为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的什么政体?
(3)材料三中的“政治革命”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它实际上是要求在中国建立什么政体?这一体制在本质上与康有为主张的政体都属于什么性质?
(4)在近代追求民主政治的过程中,许多国家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材料四中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的爆发,它们分别是什么事件?
(5)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法国和中国都颁布了纲领性的法律文件,文件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6)直至今日,民主与法制仍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之奋斗的目标。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如何认识民主与法制?
材料一: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学习)日本政体…”
材料三: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时总结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民众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

(1)材料一反映当时中国实行的是什么“政体”?
(2)材料二中康有为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的什么政体?
(3)材料三中的“政治革命”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它实际上是要求在中国建立什么政体?这一体制在本质上与康有为主张的政体都属于什么性质?
(4)在近代追求民主政治的过程中,许多国家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材料四中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的爆发,它们分别是什么事件?
(5)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法国和中国都颁布了纲领性的法律文件,文件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6)直至今日,民主与法制仍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之奋斗的目标。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如何认识民主与法制?
2.
(6分)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国外改革的历史,推进中国的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九年级(2)班组织了一次有关改革问题的探究。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同学们通过一定的途径收集到了以下图片资料:

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的改革家进行了一次改革,与其同一时期的日本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从这两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改革对两国的影响有什么共同之处?(1分)
(2)图二的改革家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该国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请问他的探索具体是指什么?(1分)
(3)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2分)
(4)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他的指引下,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34年的起点是什么?(1分)
(5)学习历史最终目的是获得感悟,启迪今天。从这次探究“改革之路”的班会活动中,你获得了哪些启迪?(1分)

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的改革家进行了一次改革,与其同一时期的日本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从这两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改革对两国的影响有什么共同之处?(1分)
(2)图二的改革家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该国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请问他的探索具体是指什么?(1分)
(3)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2分)
(4)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他的指引下,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34年的起点是什么?(1分)
(5)学习历史最终目的是获得感悟,启迪今天。从这次探究“改革之路”的班会活动中,你获得了哪些启迪?(1分)
3.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这个斗争”中颁布的哪些文件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材料二:1856年3月,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2)这位沙皇是谁?他通过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明治初期的小学 《维新政体书》: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图片反映了这一改革中最具远见的战略眼光的措施是什么?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这个斗争”中颁布的哪些文件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材料二:1856年3月,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2)这位沙皇是谁?他通过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明治初期的小学 《维新政体书》: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图片反映了这一改革中最具远见的战略眼光的措施是什么?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4.
2011年北约空袭利比亚,卡扎菲被炸身亡。当今世界,局部战争依然不断,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20世纪的两场战争也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材料一 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 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都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一一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估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质损失超过40000 亿美元。
(1)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那一天是 “遗臭万年的日子”是因为什么事情?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1942 年1 月,反法西斯国家组建了什么组织?
(3)一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二战以哪个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4)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
材料一 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 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都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一一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估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质损失超过40000 亿美元。
(1)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那一天是 “遗臭万年的日子”是因为什么事情?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1942 年1 月,反法西斯国家组建了什么组织?
(3)一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二战以哪个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4)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
2.选择题- (共16题)
8.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0.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
B.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12.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 )。
A.重视军事训练 | B.重视政治教育 |
C.军事政治并重 | D.宣誓效忠校长 |
13.
酷爱历史的小明同学在《全球通史》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文艺复兴’这个术语是有争议的,他的意思是新生或再生。你认为这里的‘新生或再生’的含义是指:
A.古典文化的复兴 | B.神学文化的再兴 |
C.封建文化的新生 | 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
14.
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下列关键词相关的事件是( )
“太平洋”“麦哲伦海峡”“西印度群岛”“印第安人”“好望角”
“太平洋”“麦哲伦海峡”“西印度群岛”“印第安人”“好望角”
A.文艺复兴 | B.新航路开辟 | C.郑和下西 | D.亚历山大东征 |
15.
初三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美国国父—华盛顿”的演讲比赛。下列参赛同学拟定的标题中,与参赛主题不符合的是( )
A.甲:战争时期第一人—北美大陆军总司令 |
B.乙:美国的开国元勋—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 |
C.丙:国王的噩梦—将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
D.丁:和平时期第一人—以身作则,捍卫宪法,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
16.
有人说在法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能像拿破仑这样获得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这种说法的理是( )
A.他处死了路易十六,将法国革命推向高潮 |
B.他领导法国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革命的序幕 |
C.他参与制定并颁布了《人权宣言》 |
D.颁布了《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
17.
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近200万兵力,共伤亡70多万人,属于典型的消耗战,历史书上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把凡尔登战役称为“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
A.武器的先进性 | B.进攻的快速性 | C.战争的残酷性 | D.范围的广泛性 |
18.
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他俩 的对话与达尔文的什么理论有关?( )


A.万有引力定律 | B.生物进化论 |
C.相对论 | D.电磁感应原理 |
19.
下图是一幅创作于1943年的宣传海报。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体现了法西斯国家全面出击的战略 |
B.表达了联合国家粉碎法西斯的信心 |
C.反映了法西斯国家内部的矛盾斗争 |
D.揭示了西方大国战后对德国的处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