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据材料指出,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
(2)小丽认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你认为小丽的看法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据材料指出,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
(2)小丽认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你认为小丽的看法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
论述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地点?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材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地点?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以及该军队的指挥者。
(3)根据材料三,简析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所起的积极影响。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以及该军队的指挥者。
(3)根据材料三,简析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所起的积极影响。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历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


图1 1949年开国大典 图2 1956年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


图3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图4 1992年邓小平南巡巡谈话
请回答:
(1)阅读图1,说一说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图3的会议在政治上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
(4)图4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历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


图1 1949年开国大典 图2 1956年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


图3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图4 1992年邓小平南巡巡谈话
请回答:
(1)阅读图1,说一说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图3的会议在政治上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
(4)图4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
2.选择题- (共30题)
6.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这一倡议的目标是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
B.构建和谐繁荣社会 |
C.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
D.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8.
20世纪90年代初,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①③④ |
9.
某校团委会和学生会共同发起了“崇尚英模,献身科学”的校园网络活动,随即在全校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班会课。若让你选择一位科学家在班会课上作事迹介绍,你应该选








A.焦裕禄 |
B.邓稼先 |
C.王进喜 |
D.雷锋 |
10.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四个全面”战略是指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对外开放
⑤全面从严治党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对外开放
⑤全面从严治党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③④⑤ |
11.
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例如钱文革、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周跃进、孙建国、钱文革、刘援朝 |
B.刘援朝、钱文革、孙建国、周跃进 |
C.钱文革、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文革 |
12.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B.农民走上了体化道路 |
C.农村停产革命 |
D.农村实行“大包干” |
13.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最崇敬的心情”。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是( )
A.《马赛曲》 | B.《黄河大合唱》 | C.《毕业歌》 | D.《义勇军进行曲》 |
16.给形近字组词。
躲{#blank#}1{#/blank#} 杖{#blank#}2{#/blank#} 眨{#blank#}3{#/blank#} 追{#blank#}4{#/blank#} 憾{#blank#}5{#/blank#}
射{#blank#}6{#/blank#} 仗{#blank#}7{#/blank#} 泛{#blank#}8{#/blank#} 迫{#blank#}9{#/blank#} 撼{#blank#}10{#/blank#}
17.给形近字组词。
躲{#blank#}1{#/blank#} 杖{#blank#}2{#/blank#} 眨{#blank#}3{#/blank#} 追{#blank#}4{#/blank#} 憾{#blank#}5{#/blank#}
射{#blank#}6{#/blank#} 仗{#blank#}7{#/blank#} 泛{#blank#}8{#/blank#} 迫{#blank#}9{#/blank#} 撼{#blank#}10{#/blank#}
18.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
19.
***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落后状况,做了描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A.“一五计划”时期 |
B.“大跃进”时期 |
C.“文革”时期 |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20.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
B.农业合作化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21.
十九届中央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 |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和国宪法》 |
22.
北京同仁堂是创建于康熙八年的著名中药老字号,1954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问同仁堂是用哪种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
A. 公私合营
B. 参加合作社
C. 参加人民公社
D. 走集体化道路
A. 公私合营
B. 参加合作社
C. 参加人民公社
D. 走集体化道路
23.
“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A. 抗日战争时期
B.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A. 抗日战争时期
B.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25.
1984年刚上任青岛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6.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中共十四大作出了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 |
C.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
27.
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
A.实行高度自治 |
B.民族区域自治 |
C.坚持民族平等 |
D.加强民族团结 |
28.
某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为了准备历史探究课搜集了下列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周恩来在万隆、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你认为这次探究课的主题是
A.改革与开放 |
B.内政与外交 |
C.战争与和平 |
D.侵略与反侵略 |
29.
图为1971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的照片。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A.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 |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
30.
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周恩来总理在某国际会议上提出过类似的主张。这次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巴黎和会
C. 万隆会议
D. 26届联大
A. 日内瓦会议
B. 巴黎和会
C. 万隆会议
D. 26届联大
31.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经过了短时间的“眺望“,对新中国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不承认”、封锁和敌视政策。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美两国政府面对发生巨大变化的国际形势,都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包括两国间的相互政策,为了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开始试探和接触。1972年***主席接见来访的美国总统
A.罗斯福 |
B.尼克松 |
C.克林顿 |
D.布什 |
32.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一变化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
C.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
D.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