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共1题)
2.综合题- (共3题)
2.
材料分析题
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从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1)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2)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初二同学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探究“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请你一起参加。
①搜集、整理资料:将同学们搜集整理的资料整理归类:(将字母填上)

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____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_____
②分析探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他填上未完成的部分内容。

③结论:根据以上分析,你能从中得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从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1)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2)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初二同学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探究“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请你一起参加。
①搜集、整理资料:将同学们搜集整理的资料整理归类:(将字母填上)

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____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_____
②分析探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他填上未完成的部分内容。

③结论:根据以上分析,你能从中得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什么人在运动中充当了先锋作用?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一种什么精神?
(4)该运动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什么人在运动中充当了先锋作用?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一种什么精神?
(4)该运动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4.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列出三个)
(2)材料二中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长征期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什么会议?这一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3)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共产党走出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5)结合两则材料,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该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列出三个)
(2)材料二中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长征期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什么会议?这一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3)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共产党走出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5)结合两则材料,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该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
3.选择题- (共40题)
15.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④ |
B.②③④⑥ |
C.②③④⑤⑥ |
D.④⑤⑥ |
17.
下列内容与《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
A.张三的父亲在重庆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中做工 |
B.李四的哥哥因参加义和团而被杀 |
C.王五的叔叔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座住宅 |
D.赵六的妹妹去英国留学 |
19.
下列图片对应的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B.戊戌变法--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
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20.
鲁迅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开始了
A.新文化运动 |
B.洋务运动 |
C.维新变法 |
D.辛亥革命 |
25.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
C.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自由的权利 |
D.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
28.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①民族 ②民主 ③民权 ④民生
A.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29.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
38.
***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指( )
A.南昌起义 ![]() | B.北伐战争 | C.秋收起义 ![]() | D.井冈山会师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4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