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82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厢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晚上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

——摘编自大河网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的名称,并概括北宋东京城商业活动的特点。
(2)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与金对峙的分界线名称。从图1到图2疆域的变化上,概括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3)根据图2,指出元朝创立的对疆域进行有效统治的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的管理西藏地区和台湾的机构。
2.
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重心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重心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国防形势的演变,必然也将寻找更适宜的发展区域,以扩大经济重心的范围乃至迁移。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大致经历了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历程。最终在东南地区结聚成一个新的经济重心,并取代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重心地位。
(下面是经济重心南移示意图)

(1)写出图中①相对应的历史朝代。
(2)小历说:中国古代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你赞同小历的看法吗?并简要说明理由。
3.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图1这种措施的朝代,并概括实行这种措施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船队与海外各国交往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的原因。
(4)阅读完图2这本书后,有人说科举制度在明朝时出现了“倒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的理由。

2.选择题(共21题)

4.
下图对联赞写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吴道子
5.
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A.宋朝重武轻文B.宋朝重文轻武
C.从军死伤几率大D.从军收入低
6.
两宋时期,词家众多,其中以豪迈飘逸风格著称,又是唐宋古文八大家的是
A.李清照
B.辛弃疾
C.关汉卿
D.苏轼
7.
我国至今一直沿用的县,省级行政机构,最早推行分别是在
A.秦朝,元朝
B.战国,唐朝
C.战国,元朝
D.秦朝,宋朝
8.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民族”是指
A.蒙古族B.女真族C.契丹族D.党项族
9.
时空意识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 秦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元朝
10.
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的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11.
下列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C.派文人出任地方官D.实行行省制度
12.
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
A.文天祥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岳飞
13.
杨家将的故事讲述了“澶渊之盟”订立之前,我国哪两个政权之间的争战(   )
A.北宋和辽B.北宋和金C.南宋和西夏D.南宋和金
14.
有一个故事,说是明朝时国子监祭酒宋讷某日独坐生气,面有怒容,第二天上朝时,明太祖问他昨天为何生气,宋讷大吃一惊,照实说了。明太祖叫人把检校偷着给他画的像拿来看,宋讷才大吃一惊。故事中检校的身份是
A.厂卫特务
B.宦官
C.锦衣卫
D.东厂
15.
下图中,郑和下西洋时所携帯的物品中深受当地喜欢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收集了以下几幅图,准备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可能探究的主题是

故宫博物院  八达岭长城 《天工开物》封面及插图
A.昌盛的秦汉文化
B.辉煌的隋唐文化
C.灿烂的宋元文化
D.时代特色鲜明的明清文化
17.
为了解读唐朝陶瓷业的发展状况,小明在网上搜集了下列四幅文物图,其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18.
关于明朝科举制叙述正确的是
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②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制度
③科举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④答卷文体有严格规定,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
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加强君权的皇帝是(  )
 
加强君权的措施
1
废除行中书省,地方设三司
2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3
设锦衣卫特务机构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明太祖
20.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21.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歌谣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康熙帝抗俄
22.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began in a year 776 BC. They held at Olympia in Greece every four years, for almost 12 centuries, until AD 394. In the ancient Olympics, by tradition the athletes were all men but they had to compete wearing no clothes. Today, both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can take part, no matter whatever nation they come from. Chinese athletes have great contributed to the Olympic Games where many of them won gold medals, such as Xu Haifeng, Deng Yaping and Liu Xiang, the first Asian to winning the gold medal in the men's 110-meter hurdles. The whole of China must have felt pride of them when they won. There are some of the Olympic athletes who they have brought joy to people across the world with their attempt to push the boundaries of human achievement.

23.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蜿蜒6000余千米,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A.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B.西起鸭绿江,东到嘉峪关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24.
***《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赵构和铁木真 D. 赵构和忽必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