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南方向)。”《鬼谷子》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指迷失方向)也。”
材料二:北宋时期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1)根据材料一可以推断出司南最晚发明于什么时期?
(2)从材料看司南和指南针的功能是什么?
材料一:《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南方向)。”《鬼谷子》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指迷失方向)也。”
材料二:北宋时期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1)根据材料一可以推断出司南最晚发明于什么时期?
(2)从材料看司南和指南针的功能是什么?
2.判断题- (共1题)
3.综合题- (共1题)
5.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1)请在材料二的划线处填空。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答出2个要点〉
(3)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
材料一:(下图文字说明:这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广州、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请回答:(1)请在材料二的划线处填空。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答出2个要点〉
(3)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
4.选择题- (共20题)
10.
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陆的交通范围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元朝时我国( )
①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 ②陆路可通往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③海船开始大量使用指南针 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①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 ②陆路可通往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③海船开始大量使用指南针 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1.
1271年元朝建立,国号取自《周易乾篇》中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下列关于元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吉思汗率军灭金后,建立元朝 |
B.在元朝军队的进攻下,西夏灭亡 |
C.元朝的建立者采纳汉朝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的各种制度和文化 |
D.元朝建立后在西藏设置驿站,掌管西藏的军民各种事务 |
23.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
B.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 |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判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