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76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魏征为门下省的侍中、杜如晦任兵部尚书。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废丞相,设三司;罢中书,分六部;设内阁,权强化。
材料四 如图。

(1)这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2)材料一、二中的制度分别叫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四的内容,写出这些制度或机构的设置分别是由哪些皇帝在位时实行或设置的。
①“废丞相……分六部”:
②设立军机处:
(4)材料二时,我国对西藏如何加强管理?材料四时,我国又如何对台湾加强管辖,请填写对应时期对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名称。
①西藏: 。②台湾:
(5)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说明了什么?
2.
综合探究: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座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吸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有两位高僧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写出他们的主要事迹。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垄断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出发的时间?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材料四:“……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釆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导致“与外界隔绝”?这个政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选择题(共24题)

3.
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指南针的应用
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③造纸术的改进
④《天工开物》的问世
A.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4.
宋代有的画家好画“尘世人物”,描绘“民间货物经商”,反映了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经济题材画占主导
B.市民文化逐渐兴起
C.画家多出自经商家庭
D.宋代专制主义加强,画家只能转画“尘世人物”
5.
我国生活在宁夏的主要民族是诞生于下列哪个王朝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
北宋初期,开封一位百姓接待来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办到的事是
A.带朋友去瓦子听说书、看杂技表演
B.在驿馆里用交子结账
C.到城里去品尝冰激凌
D.乘坐牛车去开封郊外赏花
7.
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
A.春节
B.元宵节
C.中秋节
D.冬至
8.
历史上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隋朝
9.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A.宋金和议
B.辽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10.
如下图是小林同学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时制作的历史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
A.①B.②C.③D.④
11.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
A.汉朝B.唐朝C.南宋D.元朝
12.

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必然会联想到下列哪位书法家(     )

13.
杜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下列行为,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钻研八股文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B.元宵节去瓦舍欣赏各种演
C.津津有味地吃着朋友送的石榴
D.向郑和了解西洋的风土情
14.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 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5.
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官办对外贸易的机构。该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清朝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
C.坚持重农抑商政策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16.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17.
下列历史剧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创立了一套选官制度,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C.明太祖:“我废掉了丞相,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18.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后七次下西洋
B.最远到达大西洋沿岸
C.第一次从刘家港出发
D.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9.
下图是一个玉米玉雕,它的制作年代不早于
A.西汉
B.唐朝
C.明朝
D.晚晴
20.
下列不属于明朝的成就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C.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
D.设台湾俯,隶属于福建省
21.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反映的是
A.军机处
B.八股取士
C.文字狱
D.厂卫制度
22.
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完整的航海图和指南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23.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控制军队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D.改革科举
24.
距今(2019年)55前,“一代英雄,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这“一代英雄”指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康熙帝
25.
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隋唐的科举制 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6.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