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73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4

1.判断题(共1题)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些优秀的作者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李白的诗歌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享有“诗圣”的美誉。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历史。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明朝时,表演艺术日趋成熟,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2.
不同朝代的疆域变迁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是哪朝疆域图?当时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补充完整这一时期我国疆域的“四至”范围。西跨__________,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__________。
(3)为解决边界问题,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3.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分别说出图一、图二生产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示意图

图三
(2)该水利工程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工程的中心是__________。
材料三宋代南北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海外贸易
北方
大量引进粮食从南方引进。
煤开采量世界第一。
开封商业繁荣
 
南方
引进占城稻并推广种植;太湖流域称为全国重要的粮仓。
金属冶铁业达到世界最高水平;陶瓷业、造船业迅速发展。
城镇兴起;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  ”在四川地区出现。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置“  B  ”进行专门管理。
 
(3)完成材料三A、B两处内容的填充。依据材料三,概括出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出促进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3.选择题(共13题)

4.
英国著名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人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这期间,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
A.辽朝
B.北宋
C.西夏
D.南宋
5.
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交子的出现
B.热闹的瓦子
C.景德镇的兴起
D.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
6.
我国现有56个民族,其中回族开始形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7.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
A.玄奘西行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
8.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他抗击的侵略者是
A.沙俄
B.日本
C.荷兰
D.英国
9.
清政府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设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
A.驻藏大臣B.西域都护C.新疆行省D.台湾府
10.
下图所示对联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成果当属
A.医药学
B.农学
C.建筑学
D.史学
11.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12.
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    )
A.废除宰相制度B.设立锦衣卫
C.没立廷杖制度D.设立军机处
13.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清朝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政策是
A.对外开放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汉化政策
14.
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著作是(   )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西游记》
15.
明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四书集注》为标准,《四书集注》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朱元璋
16.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4.填空题(共2题)

17.
科技的发展是时代的动力。请列举下列和科技发展相关的史实。
(1)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政全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工开物》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请写出下列王朝建立的民族。
(1)辽: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夏: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朝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