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72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0

1.综合题(共3题)

1.
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时期。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北宋的灭亡与其说是被金国从军事上打败的,还不如说是北宋王朝统治集团无穷无尽的挥霍与奢侈耗尽了社会财富,最后由富宋、强宋变成了弱宋,“内不安邦,外不抵金”,从而走向灭亡。

(经济篇)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明最光辉的朝代,经济繁荣发展,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民族篇)

材料三: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频繁的冲突与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不同民族的人民在斗争中走向融合。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1)材料一中“北宋……被金国从军事上打败”而最终灭亡是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一中北宋由强变弱的史实,说出你的感悟。   
(2)请你简要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3)请举例说明材料三中“和”是主流的论断。   
(4)我们应该为宋朝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而自豪。请你简要总结一下两宋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
2.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三: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2)材料二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废除的朝代?   
(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材料二: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两则材料体现了当时我国都实行了什么外交政策?
(2)请你归纳出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例有什么共同作用?

2.判断题(共2题)

4.
北宋得天下,却未能真正统一全国。他们的大敌金,已经先于北宋立国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5.
元朝的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就描述了大都等地的繁华景象。

3.选择题(共9题)

6.
有人说他是“世界征服者”,有人说他是“千年风云第一人”,有人说他是世界历史上取得最伟大成功的人物,他开创了有史以来版图最大的帝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就是“一代天骄”
A.成吉思汗
B.阿骨打
C.阿保机
D.忽必烈
7.
宋夏议和之前,在宋夏之间的不断战争中,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研究其原因应该是
①宋朝文臣不悉军务,却掌握军政大权
②宋朝重文轻武,不重视军队建设
③宋朝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斗力削弱
④宋朝军队将领处处受制,往往会错失战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①②③④⑤
9.
宋岳飞《满江红》词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对岳飞而言,文中的“胡虏、匈奴”指的是
A.匈奴人
B.鲜卑人
C.女真人
D.契丹人
10.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①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②设三省六部制
③八股取士
④设置厂卫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
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之处是
A.抗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B.维护了祖国的海疆安全
C.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
D.打破了淸朝的闭关锁国
12.
马克思曾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造成中国“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实行了
A.君主专制制度B.休养生息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
13.
清朝在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同时清朝的政治也有很多弊病。如明代后期的君权有一定的松懈,而清朝设立 ,又把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高峰。根据所学知识,划线部分应补充为
A.废除丞相
B.军机处
C.驻藏大臣
D.摄政王大臣会
14.
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A.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C.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D.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