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明之船)
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1)根据材料写出“华光礁1号“货船原定的航行路线是怎样的?“华光礁1号”这艘文明之船现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友谊之船)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材料三 (破旧之船)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发现:“中国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材料一 (文明之船)
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

(1)根据材料写出“华光礁1号“货船原定的航行路线是怎样的?“华光礁1号”这艘文明之船现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友谊之船)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2)依据材料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材料三 (破旧之船)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发现:“中国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非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3)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始于何时?从对外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描述的情况是清朝实行什么政策造成的?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仔细观察示意图


(1)材料中图一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图二中的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材料二 仔细观察示意图

(2)材料中图三体现了哪一朝代的中央运行体制?这套中央运行管理体制与前代相比,在管理措施上有哪些创新之处?
材料三 仔细观察示意图

(3)材料中图四体现了哪一朝代的中央运行体制?这套中央运行管理体制开创于清朝哪位皇帝之手?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材料一 仔细观察示意图


(1)材料中图一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图二中的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材料二 仔细观察示意图

(2)材料中图三体现了哪一朝代的中央运行体制?这套中央运行管理体制与前代相比,在管理措施上有哪些创新之处?
材料三 仔细观察示意图

(3)材料中图四体现了哪一朝代的中央运行体制?这套中央运行管理体制开创于清朝哪位皇帝之手?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9题)
4.
有时候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就是在妥协中完成的,谈判议和不失为一种特殊形式。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
C.各政权之间形成长期对峙局面 |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
5.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那位令人惊异的领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黯然失色”。麦克阿瑟所说的这位英雄人物的主要功绩是
A.建立契丹政权 |
B.统一了蒙古 |
C.建立元朝 |
D.统一了中国 |
6.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他们所去的场所在当时被称作
A.瓦子 |
B.交子 |
C.坊子 |
D.榷场 |
7.
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俩共同的心愿是
A.心系家国情怀 |
B.弘扬唐诗宋词 |
C.歌唱美丽风光 |
D.抒发离愁别恨 |
8.
“自古状元南方多”这一说法由来已久。据统计,唐朝前期,在明确著录籍贯的42名状元中,北方有25名,约占60%。到了宋代,据统计,现在可考的北宋进士共有9630人。其中,北方有460人,南方有964人,如图所示:南宋以来状元籍贯人数分布图。据此分析,状元籍贯人数出现南北差异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科举制度创立后对北方的影响越来越小 |
B.南方人热爱多读书、自我奋斗的意识强 |
C.经济重心南移的优势逐渐显示出来 |
D.北方经济的发展水平走向全面倒退 |
9.
“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澶渊之盟"体现的是哪两个政权力量平衡?
A.辽——西夏 |
B.北宋——辽 |
C.北宋——金 |
D.北宋——西夏 |
11.
《东轩笔录》中说:“(北宋)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作军,做铁莫做针。”这段话主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策?
A.科举取士 |
B.门第取士 |
C.奖励军功 |
D.重文轻武 |
12.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爱国英雄,他们为了捍卫中原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是
A.岳飞和寇准 |
B.文天祥和寇准 |
C.文天祥和秦桧 |
D.岳飞和文天祥 |
13.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下列关于宋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稻产量在宋朝居于粮食作物的首位 |
B.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
C.广州、泉州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
D.开封是世界上第一大商业都市 |
17.
在一部医书里面,收集了药物1892种,药方106个,被称为是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该著作问世后广为流传,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后陆续被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这部科技名著是
A.《黄帝内经》 |
B.《伤寒杂病论》 |
C.《千金方》 |
D.《本草纲目》 |
19.
近日,中国旅游行业第一份“中国旅游百强景区”发布,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成功入围。1771年秋天,乾隆帝曾在这里摆下盛宴,招待从伏尔加河下游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该部首领是
A.达赖五世 |
B.六世班禅 |
C.怀仁可汗 |
D.渥巴锡 |
20.
明清时期晋商是与徽商齐名的地域性商人群体,晋商经营的票号取名颇有讲究,如“日升昌”,“合盛元”,“协同庆”,“大德通”等。这些票号名称所表达的思想理念不包括
A.表达兴旺发达的愿望 |
B.表示和气生财的寓意 |
C.提出对外开放的口号 |
D.倡导诚实守信的理念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