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70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1)材料一中的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三: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请回答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唐朝时期出现的新的生产工具、闻名世界的手工业品。

材料四: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5)这首诗是谁写的?他被人们称为什么?并各举一例唐朝时著名的书法家、画家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祖)召赵普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无他奇巧与,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司马光《涑水纪闻》

(1)材料一中为加强皇权,宋太祖采纳赵普的建议,在中央采取的什么措施?

材料二: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2)材料二所述内容是一个盟约里的主要内容,请问历史上把该盟约称什么?

(3)结合材料二,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材料三:辽、北宋、西夏形势


(4)概括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如何? 试举两例说明民族关系。

材料四: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失干戈(战争)。”材料五: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粟。

(5)依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与辽、宋与西夏议和产生了哪些影响?

2.选择题(共7题)

3.
《送子天王图》是唐朝哪位画家的代表作?(  )
A.王维B.褚遂良C.吴道子D.阎立本
4.
北宋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主要目的是
A.保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B.避免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
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D.以期分解文臣知州的权利
5.
北宋政权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夺权B.外戚夺取政权C.少数民族入侵中原D.大将发动兵变
6.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
7.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元昊 D. 赵匡胤
8.
“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
A. 统一文字 B. 独尊儒术 C. 创立科举 D. 崇文抑武
9.
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A.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C.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D.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