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还特意从身份地位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整治中枢的主要决策,让他们能够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朝)旧(制度)。只因宋初太祖……不识大体,立意(决心)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过议会准许……皆为非法。
——摘编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措施反映了汉武帝的什么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中央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3)阅读材料三,宋太祖是怎样“把相权拿归自己”的?此外,为控制地方财权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4)阅读材料四,《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是什么?该文献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
(5)读材料五,说说确立“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的法律文献是什么?“美国联邦政府结构”体现了什么原则?
(6)对比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你认为近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材料一:汉武帝还特意从身份地位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整治中枢的主要决策,让他们能够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朝)旧(制度)。只因宋初太祖……不识大体,立意(决心)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过议会准许……皆为非法。
——摘编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措施反映了汉武帝的什么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中央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3)阅读材料三,宋太祖是怎样“把相权拿归自己”的?此外,为控制地方财权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4)阅读材料四,《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是什么?该文献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
(5)读材料五,说说确立“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的法律文献是什么?“美国联邦政府结构”体现了什么原则?
(6)对比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你认为近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南方的经 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材料二: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使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 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纪录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解说词
材料三:从 1836 年起,英国棉纺织业中的工厂工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到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
——摘自《近代文明史》
材料四: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状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是在什么时候?发生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促使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哪个部门最先开始?
(3)根据材料三,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德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源于哪一事件?
(5)综合上述问题探究,你认为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南方的经 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材料二: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使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 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纪录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解说词
材料三:从 1836 年起,英国棉纺织业中的工厂工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到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
——摘自《近代文明史》
材料四: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状况
项目 | 英 | 法 | 德 | 美 | 年份 |
工业产量位次 | 1 | 2 | 3 | 4 | 1860 年 |
3 | 4 | 2 | 1 | 1910 年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是在什么时候?发生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促使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哪个部门最先开始?
(3)根据材料三,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德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源于哪一事件?
(5)综合上述问题探究,你认为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联系与交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开放与包容是各国文明进步的重大理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材料二: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 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三:我在 1492 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陆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靳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辞福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摘自哥伦布日记
材料四:“世界是平的”,可扁平的世界却以自由流通的名义悄然完成社会分层,导致贫富分化。如何解决世界贫困问题,消除贫富差距?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一带一路”以欧亚非大陆的互联互通复兴丝绸之路文明,以期开创共同发展与文明复兴的美好前景。
——摘编自王义桅《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丝绸之路的开辟反映了西汉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2)从材料二看,与过去相比,两宋海外贸易呈现哪些特点?宋代为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哪个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3)请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依据材料三,写出哥伦布航海活动的本质。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性。
材料一: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材料二: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 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三:我在 1492 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陆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靳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辞福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摘自哥伦布日记
材料四:“世界是平的”,可扁平的世界却以自由流通的名义悄然完成社会分层,导致贫富分化。如何解决世界贫困问题,消除贫富差距?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一带一路”以欧亚非大陆的互联互通复兴丝绸之路文明,以期开创共同发展与文明复兴的美好前景。
——摘编自王义桅《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丝绸之路的开辟反映了西汉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2)从材料二看,与过去相比,两宋海外贸易呈现哪些特点?宋代为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哪个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3)请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依据材料三,写出哥伦布航海活动的本质。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性。
2.选择题- (共15题)
4.
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让弟弟娶汉女为妻;改姓为元;对30岁以下仍讲胡语者“降爵黜官”。孝文帝的这些措施
A.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 B.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 |
C.促进了民族融合 | D.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 |
10.
电影《爱国者》描写了一个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英雄,他早期曾经为殖民扩张而战,直到轰轰烈烈的美国独立战争的战火烧到了家门口,才逼他又投身到了美国人民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斗争中。这场“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斗争”的转折点是( )
A.来克星顿枪声 | B.美国宣布独立 |
C.萨拉托加大捷 | D.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
11.
丘吉尔曾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最能体现拿破仑“伟大”之处的是( )
A.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 B.拿破仑发动战争,横扫欧洲 |
C.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 D.拿破仑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
13.
林肯写道:“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也照办。”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 | B.林肯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 |
C.林肯主张废除奴隶制 | D.林肯的目的是使美国独立 |
15.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其理由是
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
B.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
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
D.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
16.
1882年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这主要是因为
A.达尔文和牛顿一样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B.达尔文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
C.达尔文和牛顿都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
D.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牛顿经典力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