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使明代初期显的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请你回答:
(1)据材料一的图片,概括宋朝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这一政策有何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使明代初期显的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请你回答:
(1)据材料一的图片,概括宋朝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这一政策有何影响?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古代描绘市井生活的一幅名画的局部。有人称,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材料三、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1)指出材料一图片所代表的工程名称及这一工程在历史上的地位。
(2)指出材料二中这幅作品的名称及绘画风格,这幅画突出反映当时社会的什么景象?
(3)依据材料概括明清小说的特点,指出两部明清小说的中的名著。
三、问答题(28题,12分,29题11分,共2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古代描绘市井生活的一幅名画的局部。有人称,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材料三、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1)指出材料一图片所代表的工程名称及这一工程在历史上的地位。
(2)指出材料二中这幅作品的名称及绘画风格,这幅画突出反映当时社会的什么景象?
(3)依据材料概括明清小说的特点,指出两部明清小说的中的名著。
三、问答题(28题,12分,29题11分,共23分)
2.选择题- (共21题)
5.
余秋雨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其向往的理由是
①废除宰相,专制顶峰
②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③科技领先,宋词兴盛
④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①废除宰相,专制顶峰
②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③科技领先,宋词兴盛
④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②④ |
6.
费正清、赖肖尔的《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写到:“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
A.宋朝的商业繁荣 |
B.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 |
C.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
D.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
8.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
B.忽必烈 |
C.努尔哈赤 |
D.阿保机 |
13.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①组织雅克萨之战
②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④设军机处
①组织雅克萨之战
②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④设军机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14.
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明清时期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①废丞相,分权六部
②戚继光抗倭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雅克萨之战
①废丞相,分权六部
②戚继光抗倭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雅克萨之战
A.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
D.民族矛盾逐渐显现 |
15.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A.《齐民要术》 |
B.《天工开物》 |
C.《农政全书》 |
D.《资治通鉴》 |
16.
中国自古以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这一结论的是
A.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 |
B.乾隆帝时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
C.鉴真东渡日本,设计唐招提寺 |
D.玄奘西游天竺,著《大唐西域记》 |
22.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A.“重本抑末”政策 | B.汉化政策 |
C.闭关锁国政策 | D.休养生息政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