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魏集镇中学九年级历史复习七年级下册检测题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5069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

1.综合题(共4题)

1.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贞观年间)天下大捻(丰收),流散者咸(阳)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冬至于海,南及五岭,皆户外不闭,行旅不贵(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材料三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四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他在元世祖在位时随同父亲和叔叔沿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侨居中国17年后回到意大利,口授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详细描述了元朝大都的繁华,盛赞中国物产丰富,向欧洲展现了一个富饶神奇的东方世界。
——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读图1、读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3反映了战国的商鞅变法,请问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记载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措施才达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捻”?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四反映了元朝的繁华,请举出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5)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著名的工程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图片所代表的我国古代著名工程的名称。
材料二:隋唐时期推行一系列改革创新,使唐朝社会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2)依据材料二,结合课本知识,请说出隋唐时期两项重大的改革创新措施。
材料三:下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描绘宋代市井生活的一幅名画的局部,图中描绘有各行各业、各阶层人物。宋朝不仅穷人有保障,同时也是一个文人辈出和文人幸福的时代。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宋代享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是什么阶层?这主要与宋代的哪一政策有关?
材料四:随着“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活动”在北京举行,将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深入展开。
(4)结合材料四,假如你是一名志愿者向来北京交流学习的外国朋友推荐参观北京的最著名文化景点故宫与长城,请你说出推荐的理由?
3.
认识历史人物,了解他们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1)简述图一、图二、图三中的人物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事迹分别是什么?
(2)如果给图一、图二、图三人物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事迹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应是什么?
(3)图四中人物有何事迹?他受到人们尊敬的原因是什么?
(4)图五中的人物之所以得到人们肯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汲取历史的真谛,启迪人生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的唐朝——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1)根据材料概括唐文明的特点。用具体事例说明这一特点。(至少一例)
材料二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2)材料二反映出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他的壮举是世界公认的和平之旅,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四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恶果?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13题)

5.
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
6.
据有关资料统计,□□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处应当填写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7.
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要人物。与他们中的“靖”和“康”有直接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
A.金的建立B.金灭北宋C.澶渊之盟D.南宋建立
8.
某班学生刘洪作了如下听课笔记,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刘洪的学习课题最有可能是(    )
A.监察制度的演变B.地方制度的演变
C.丞相制度的演变D.行省制度的设立
9.
岳飞的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指的是:
A. 匈奴统治者    B. 女真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党项统治者
10.
教科书描述某一古都:“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这最可能是哪一座都城? (  )
A.唐朝长安B.北宋开封C.南宋临安D.清朝北京
11.
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2.
有人说他是“世界征服者”;有人说他是“千年风云第一人”;有人则说他是世界历史上取得最伟大成功的人物,他开创了有史以来版图最大的帝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就是“一代天骄”
A.阿保机B.阿骨打C.成吉思汗D.忽必烈
13.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14.
郭沫若诗云:“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文中“夫子”是指( )
A.李时珍B.张仲景C.宋应星D.徐光启
15.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人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
16.
有学者认为宋代社会生活的幸福指数在古代首屈一指。能支持这一说法的观点是
①宋代重视科举制,实行文人政治  ②士农工商四大阶层社会地位有所变化  ③国家大一统,疆域辽阔,超过前代,社会空前安定  ④人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
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A.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C.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D.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