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分立与统一)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1)写出材料图片中①对应朝代名称?元朝疆域空前辽阔,统治者开创了什么制度来巩固统治的?
(经济繁荣)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日:“苏湖熟,天下足。”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文化璀璨)
材料三 “风暖繁弦翠管,万家竟奏新声”是宋词流行盛况的写照。
材料四 元朝时,曲是最活跃的文学形式。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大基本祥式。观赏戏刷、崇拜名角成为那时的社会风尚。
(3)列举一位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科技高峰)
材料五 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4)根据材料回答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在哪个朝代?结合所学,请写出这一时期的两项重大科技发明。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材料二 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代科举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只要登科一般都授予官职,逐渐形成庞大的文官集团;在考试内容上有较大改变,加大对儒家经典义理的阐释,强调语言组织,表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朝顾炎武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与前朝相比,隋朝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回答,这”变化有什么积极的意义?(2)依据所学回答,宋朝“注重文教事业”与当时的哪一政策有关?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明朝的八股取士。
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衡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顿颃(xié háng),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材料二 “……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有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在此上班的大臣品级不高,但都有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的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1)依据材料一,判断说这段话的皇帝是谁?(2)在材料一中,找出他“罢丞相”的直接原因。(引用原文回答)结合所学回答,他告诫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的目的何在?
(3)材料二中的“机构”指的是什么?此机构设立于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秦朝至清朝我国封建社会中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 (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里。被称为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材料二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请回答:(1)材料一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朝推行这一事件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导致“与外界隔绝”?该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明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
2.选择题- (共20题)
A.石守信 | B.赵光义 | C.赵普 | D.赵匡胤 |
A.文天祥宁死不屈 | B.秦桧谋害岳飞 |
C.王彦抗金 | D.卫青抗击匈奴 |

A.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 |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
A.设立锦衣卫 | B.废除丞相 | C.创立内阁 | D.迁都北京 |
A.焚书坑儒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 D.“闭关锁国”政策 |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
3.填空题- (共5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