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两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2)材料二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政府推行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自1759年起,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夷商的管制更严,勒索更重,夷商的不平更甚。他们除非不与中国贸易,否则唯有听从广州官府及行商的摆布……
——《近代中国史纲》
(3)材料三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危害?
(4)上述材料反映了从唐朝到清朝,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唐朝与清朝的对外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之前,选官主要凭借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
(1)为了克服材料一中的弊端,隋朝统治者创立了怎样的选官制度?这种选官制度在哪位皇帝时期正式确立?
材料二:宋朝时期,统治者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隋朝创立的这一选官制度……
(2)材料二中,宋朝时期,这一选官制度得到“改革和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图中的举子参加考试时,解答题目的文体格式是什么?这种规定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4)自隋朝以来,这种选官制度不断发展变化,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6题)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 B.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
C.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交子 | D.戚继光抗击倭寇 |
①造纸术
②交子
③活字印刷术
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东晋、南朝时期 | B.唐朝中后期 |
C.北宋中期 | D.南末时期 |
A.鉴真、郑成功、岳飞 | B.戚继光、鉴真、张骞 |
C.玄奘、郑成功、戚继光 | D.郑和、岳飞、鉴真 |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 B.午餐吃的是稻米、玉米等粮食 |
C.下午读读唐诗、宋词 |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
A.《农政全书》 | B.《梦溪笔谈》 | C.《天工开物》 | D.《徐霞客游记》 |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 B.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C.康熙帝册封班禅 | D.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班禅六世 |

A.裁决军国大事 |
B.记录和传达皇帝旨意 |
C.领导地方官吏 |
D.掌管六部 |
①官场贪腐之风盛行
②军队军备废弛
③出现财政危机
④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严重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D.君主专制的强化 |
A.西跨葱岭 | B.北接天山 |
C.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 D.南至南海诸岛 |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西北边疆 |
B.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
C.组织雅克萨反击战,抗击沙俄侵略 |
D.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
A.《三国演义》和秦腔 |
B.《水浒传》和昆曲 |
C.《红楼梦》和京剧 |
D.《西游记》和汉调 |
A.设立锦衣卫 | B.废除丞相 | C.创立内阁 | D.迁都北京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