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开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63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1

1.综合题(共2题)

1.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不同朝代的疆域变迁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识读下列古代四个时期的疆域图,回答问题:



(1)依次写出以上疆域图所属的朝代。
(2)与图一相比,图二的疆域面积增加,原因是什么?
(3)由图三信息可知,当时的朝代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为加强对东南、西南地区的管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4)根据图四,补充完整这一时期我国疆域的“四至”范围。
西跨  ,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  
古名称
现用名
琉球

宣政院辖地
西藏
大都、京师

 
(5)古今地名的变化也能反映历史的发展变迁。请填写下表空白处对应的现用名。
2.
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时期。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太祖”指何人?其“得天下”是在哪一年?
(2)材料一反映宋朝统治者推行一种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统治者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经济篇)
材料二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3)材料二中的北宋纸币最早出现于什么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
(生活篇)
材料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声嘈杂数十里。
——吴自牧:梦粱录
(4)宋代哪种地方可能会出现材料三中的景象?该地哪一处是最吸引人的中心?
材料四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频繁的冲突与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不同民族的人民生活在斗争中走向融合。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5)请举例说明材料四中“和”是主流的论断。(只要举出一例即可)
(感悟篇)我们应该为宋朝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而自豪。我们应该为我们是宋人的后代而感到骄傲。
(6)请你简要总结一下两宋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说)

2.选择题(共18题)

3.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最难的步骤是比较项的选择,比较时比较项要一一对应。如果要对“北宋与辽议和”与“北宋与西夏议和”进行比较,下列比较项中比较出的“相同”点不准确的是
A.都是北宋送给对方“岁币”
B.都是北宋向对方“称臣”
C.有利于边境的贸易与开发
D.双方都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4.
国家的团结和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实现大一统局面的首领是(   )
A.铁木真B.努尔哈赤C.忽必烈D.皇太极
5.
历史学家张岂之曾说:“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有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南宋政府外贸收入大量增加的原因有(   )
①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
②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
③国家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④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史学名著。我们能从书中查阅到的史实,应在下列示意图的哪一时期(  )
A.AB.BC.CD.D
7.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西汉的诸侯王
C.唐朝节度使
D.北宋的通判
8.
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D.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9.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清朝时,蒙古族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皇帝
B.康熙皇帝
C.雍正皇帝
D.乾隆皇帝
11.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12.
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
C.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
D.明朝曹雪片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13.
乾隆时出现的在全国各地开设的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便于货币流通的机构是
A.票号
B.银号
C.银行
D.钱庄
14.
《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A.强化封建皇权
B.便于传达中央政令
C.监视官民
D.控制国家兵权
15.
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A.废除宰相制度
B.设立军机处
C.设立廷杖制度
D.设立锦衣卫
16.
梁启超针对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说过:“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他指的是明清时期(  )
A.重农抑商B.闭关锁国
C.君主专制的加强D.八股取士
17.
观察如图所示两幅图,与唐朝长安城比较,明朝北京城设计的最主要特点是
A.城内有“市”,具有商业功能
B.城内有宫城和皇城
C.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
D.城为方形,街道正直
18.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
①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⑤李自成为首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9.
它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材料中的“它”是
A.《三国演义》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20.
“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