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60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材料三  ……汉朝以后,长江流域的开发加快,至南朝后期,江西赣江一带已成为重要的稻米产地。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的几百年,北方战乱频繁、动荡不安,人口大量南迁,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大批移民开垦丘陵荒地、围湖造田,极大改变了长江流域的地貌。
材料四:《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种盛世局面被称为?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4)从材料三、四,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你认为古代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
探究与问答王强同学在学习上很善于动脑筋,复习完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后,他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归纳,从下面他的历史笔记里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学习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1)创新制度篇
①隋朝用什么制度选拔官吏?
②元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什么?
(2)和谐盛世篇
③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的大臣是谁?
④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3)民族关系篇
⑤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正因为他实行这种民族政策,所以才被各族人们尊称之为“
⑥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新的民族是哪个民族?
(4)少数民族帝王篇
民族
人物
功绩
契丹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蒙古

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5)生活习俗篇
⑨物质文化生活: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从越南引进了农作物的新品种 .在江南地区得到了推广。
⑩精神文化生活:在宋代,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是什么?
3.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他推行了什么制度?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图一、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3)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举出元朝加强边疆管理的一个例子。

2.选择题(共19题)

4.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下列哪一项
A.繁荣与开发
B.文明初露曙光
C.分裂走向统一
D.封建国建陷入危机
5.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巩固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6.
文学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其中“李杜”是指
A.李煜、杜甫
B.李白、杜如晦
C.李白、杜甫
D.李白、杜牧
7.
下列属于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征战西夏
④建立元朝政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下列人物中与“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有关的是
A.李世民
B.赵匡胤
C.赵光义
D.赵构
9.
如(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A.“方镇”指的是五代一个叫方镇的将领
B.“儒臣”指的是学习儒家思想的学生
C.宋太祖想扩大“武臣”的权力
D.宋太祖据此采取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10.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0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内,每一个民族都产生过杰出的人物,每一个民族都在历史上留下过自己的痕迹,都为中华文明光耀世界做出过自己的贡献。下列所述史实一一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吐蕃族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各部落,建立都城逻些
B.契丹族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创制文字
C.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颁行文字,起兵抗辽
D.党项族忽必烈自称皇帝,效仿唐宋制度,订官制、军制
11.
某同学选用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12.
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期是 (    )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3.
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4.
澶渊之盟极大地影响了宋王朝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发展方向,一定程度也为中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进一步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和平环境。澶渊之盟是宋
A.与辽议和B.与西夏议和
C.与金议和D.与元议和
15.
某同学要研究“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他拟定了四个题目,请你帮他选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国家分裂的时代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6.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
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
17.
下列节日连线正确的是
A.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元宵节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端午节
D.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秋节
18.
宋代社会生活的幸福指数在古代首屈一指。世俗生活丰富多彩,能完全支持这一说法的观点(  )
①在热闹非凡夜市宵文化吃宵夜  ②在茶馆亲手烹茶招呼朋友
③外出游玩住宿在邸店  ④在瓦子的勾栏里看《窦娥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
《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材料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B.秦隋元C.秦元明D.隋元明
20.
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④处建立的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明
21.
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A.重视教育 B. 倡导节俭
B.轻徭薄赋 D. 虚心纳谏
22.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