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政权并立,和和战战。请说
出此时两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名称。(4分)
(2)材料一反映事件在历史上称什么?(2分)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
民族政权之间(1分)
(3)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一次战役是哪次?(2分)
(4)材料三这句话说明了当时我国经济格局上的一个什么特点?(2分)
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中出现的格局有什么关系?(2分)
(5)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为什么?(2分)
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政权并立,和和战战。请说
出此时两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名称。(4分)
(2)材料一反映事件在历史上称什么?(2分)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
民族政权之间(1分)
(3)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一次战役是哪次?(2分)
(4)材料三这句话说明了当时我国经济格局上的一个什么特点?(2分)
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中出现的格局有什么关系?(2分)
(5)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为什么?(2分)
2.
阅读材料,综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1)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们应该怎么评价他?
(2)他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请你试举两例。
(3)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清政府于哪年在台湾设台湾府?有何意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1)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们应该怎么评价他?
(2)他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请你试举两例。
(3)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清政府于哪年在台湾设台湾府?有何意义?
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 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辖。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清朝疆域图
(1)写出清朝对A地实行有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2)清朝时B发生什么叛乱?对该地实行了怎样的管辖?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清朝疆域图
(1)写出清朝对A地实行有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2)清朝时B发生什么叛乱?对该地实行了怎样的管辖?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2.选择题- (共14题)
6.
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 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 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 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A. 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 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 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16.
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段史料反映了( )
A.明朝时京官和妻子的感情很好 |
B.明朝时的京官很悲观 |
C.明朝时的京官度日如年 |
D.明朝君权空前加强,形成了对百官的极大震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