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58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

材料二 唐朝中叶以后,北方经安史之乱,一片残破,而江南地区的经济却愈益发达,逐渐成为国家财政支柱……白居易在《苏州刺史谢上表》中声称:“况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最为大。兵数不少,税额至多。”

——《苏州史纪古代》

材料三 两宋时期,南方的水利灌溉事业大大超过北方。……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1159~1179年,南方人口由1600多万增加到2900多万。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所示工程是什么?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中叶以后江南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状况。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官制的演变: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  1382年明太祖设置锦衣卫,掌管皇帝岀行仪仗,后兼管刑狱、侦查、缉捕盗贼党、监视文武百官,镇压各地人民……1420年明成祖増设东厂,1477年明宪宗设西厂,明武帝又增设内行厂,统称厂卫特务机构,开创了中国特务制度的先河。

——苏林《明朝四大特务机构》

材料三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央官制的演变可以判断图2是哪一朝代?图3是哪个皇帝废除了丞相制度?
(2)依据材料二指出厂卫特务机构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是哪个皇帝设立?有何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央官制的演变说明了什么趋势?
3.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同时又害怕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更多的是负面影响。清朝政府的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严重阻碍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妨碍了我国对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吸收,使清政府在内政和外交上处于被动地位,造成许多不应有的失误,阻碍了中国经济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这种政策的长期推行,进一步导致了国家的闭塞,也使中国的社会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在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大大落后于世界。这一政策并没有起到禁止外国资本主义对华通商的作用,更谈不上抵挡帝国主义大炮的轰击。正是在这一政策下,鸦片从英美商船汹涌而入泛滥全国,正是在这一政策下,帝国主义用大炮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使我中华民族蒙受奇耻大辱的不平等条约。这一政策没有挡住洋货的涌入和外国的入侵,最后的结果却是把大好河山拱手让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任其奴役、宰割和蹂躏,使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

——肖季文:《简析清政府“闭关政策”的历史作用》,《学术界》,1988年03期

请回答:
(1)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1757年只留哪一城市为通商口岸?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判断题(共1题)

4.
下图,是小江在上完历史课后整理的笔记你觉得小江的历史《资治通鉴》笔记符合历史事实吗?请说明理由。

3.选择题(共31题)

5.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下列哪一项
A.繁荣与开发
B.文明初露曙光
C.分裂走向统一
D.封建国建陷入危机
6.
以下朝代结束中国长期分裂局面,顺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的是
A.隋朝
B.唐朝
C.辽国
D.北宋
7.
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淸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A.白居易
B.杜甫
C.王维
D.李白
8.
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排练“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A.杨贵妃、杨国忠
B.安禄山、史思明
C.唐玄宗、唐肃宗
D.黄巢、朱温
9.
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出现在
A.唐朝
B.北宋前期
C.南宋前期
D.明朝
10.
生活在宋朝,其词风具有:“委婉、细腻、清秀”特点的词人是
A.李清照
B.关汉卿
C.辛弃疾
D.苏轼
11.
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A.沈括
B.毕昇
C.王祯
D.蔡伦
12.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
A.《西厢记》
B.《牡丹亭》
C.《窦娥冤》
D.《长生殿》
13.
北宋军队“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现象的产生,其主要原因是北宋统治者为了
A.使其互相牵制
B.控制军队的调动
C.防止武将专权
D.战场布局需求
14.
王安石在《元日》中写进:“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  )
A.春节B.元宵节C.端午节D.冬至
15.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到15日在北京举行。请问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汉朝B.元朝C.北宋D.南宋
16.
下图中,反映“澶渊之盟”订立双方政权对峙的是(    )
A.B.C.D.
17.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
A.都护府  B.市舶司C.中书省  D.宣政院
18.

二氧化氮是大气的污染物之一.煤燃烧会产生一部分二氧化氮气体,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酸雨,NO2+O2+H2O═HNO3,配平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  )

19.

二氧化氮是大气的污染物之一.煤燃烧会产生一部分二氧化氮气体,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酸雨,NO2+O2+H2O═HNO3,配平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  )

20.
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A. 手工业作坊
B. 市
C. 瓦子
D. 坊
21.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行政区开始于()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22.
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他最主要的功绩是 (   )
A. 统一蒙古 B. 灭亡西夏 C. 建立元朝 D. 定都大都
23.
四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其中为世界远洋航海事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是
A.雕版印刷
B.活字印刷
C.指南针
D.火药
24.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和谐美好家园,需要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学校也积极行动,开展了“创卫,让十堰的家园更美好”的主题活动。

25.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马可波罗来华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26.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其中属于章回体开山之作的
A.《水浒传》
B.《三国志通俗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27.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
28.
明长城东西起讫地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临洮,东到山海关
C.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D.东起辽东,西至山海关
29.
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阿骨打
B.阿保机
C.铁木真
D.努尔哈赤
30.
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基础的是
A.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帮的活动
D.商品贸易的兴盛
31.
得到皇室扶持,清朝末期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剧种是
A.黄梅戏
B.京剧
C.越剧
D.昆曲
32.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抗。”这首童谣反映的史实是
A.文天祥抗元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33.
郑成功致外国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贵国”是指
A.荷兰
B.日本
C.沙俄
D.葡萄牙
34.
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35.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 ( )
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姚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