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营山化育中学2018年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58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4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歌曲《爱我中华》中唱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1)五十六个民族中的形成于元朝是哪一民族?在清朝处于统治地位的是哪一民族?
(2)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高山族主要生活在台湾地区。1684年清政府设置哪一机构进行管辖?
(3)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下面是清朝前期疆域结构示意图,请你在字母处补充完整。
A.
B.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问:
(1)材料一中反映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
(3)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3.
阅读材料题,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省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对“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的评选极为严格,要求必须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范例。
材料二 (书中)介绍的生产技术,如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的剪刀,使用“夹钢”、“贴钢”的技术;采煤时,已经能除瓦斯;纺织业使用了精巧的提花机等,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座大型石拱桥”指的是哪座桥?由谁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该桥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本书的内容?作者是谁?

2.选择题(共15题)

4.
《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编年体巨著,它因宋神宗对它的评价“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主持编写此书的是
A.司马迁
B.司马炎
C.司马光
D.司马睿
5.
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6.
中国古代绘画成就斐然,下列画作中与其他三幅风格完全不同的是
A.
B.
C.
D.
7.
全书网络“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金刚经》
D.《窦娥冤》
8.
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广州
B.泉州
C.宁波
D.厦门
9.
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政策是
A.严禁对外贸易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关注民生
10.
“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个时期传奇英雄的故事? (    )
A.三国B.唐朝C.宋朝D.清朝
11.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越来越显现出来。下列表述与郑和下西洋不相符的是:
A.郑和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B.郑和到过亚洲、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C.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12.
今年(2015年)是《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十周年。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为巩固对西南边疆的统治所采取的举措是
A.武力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
B.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
C.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掌管西藏的行政、军事、财政和外交等大权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13.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作为西藏地标之一,阅尽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下列史实中哪些是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
①文成公主入吐蕃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对西藏佛教首领先后进行了册封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4.
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是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资治通鉴》
D.《本草纲目》
15.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荣居“史上十佳亚洲小说”榜首的是和下图所示情节有关的一部文学巨著。以下对此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明代曹雪芹创作的文学巨著
B.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C.把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高峰
D.抨击了封建礼教,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
16.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
A.赵州桥
B.大运河
C.故宫
D.长城
17.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收集了以下几幅图,准备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可能探究的主题是
A.昌盛的秦汉文化
B.辉煌的隋唐文化
C.灿烂的宋元文化
D.时代特色鲜明的明清文化
18.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 ( )
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姚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