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历经不断演变,不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明以来,高县文风不扬,科场及第者甚寡……愿集金以筑塔(文峰塔)……三年内即有两人科场中选,由是读书之风顿起。一中国佛教协会官网
(1)材料一中“科场”涉及我国古代哪一制度?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方镇(地方势力)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夺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太祖曰:“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材料三 《中央集权示意图》

(3)阅读图一、二,指出所体现制度分别属于哪个朝代?明朝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导致图三的制度与图一、图二的制度有较大不同?
(4)综合以上材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
材料一 自明以来,高县文风不扬,科场及第者甚寡……愿集金以筑塔(文峰塔)……三年内即有两人科场中选,由是读书之风顿起。一中国佛教协会官网
(1)材料一中“科场”涉及我国古代哪一制度?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方镇(地方势力)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夺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太祖曰:“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摘编自《宋史》
(2)依据材料二,宋初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三 《中央集权示意图》

(3)阅读图一、二,指出所体现制度分别属于哪个朝代?明朝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导致图三的制度与图一、图二的制度有较大不同?
(4)综合以上材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
2.
隋唐以来,经济进步明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生产工具?
材料二 如下表和图

(2)材料二的各种史料反映了宋代哪些经济信息?(不少于2条)
材料三
(3)指出材料三中人口变化的趋势是什么?这种变化会给国家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一 如下图

(1)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生产工具?
材料二 如下表和图
“苏湖熟,天下足”一宋代谚语 |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东京梦华录》 |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陆游《杂赋》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

(2)材料二的各种史料反映了宋代哪些经济信息?(不少于2条)
材料三
年代 | 顺治8年 | 康熙39年 | 乾隆59年 |
人口数量 | 0.7亿 | 1.5亿 | 3.13亿 |
(3)指出材料三中人口变化的趋势是什么?这种变化会给国家带来哪些影响?
3.
学法探究。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我们常常通过历史地图、手绘地图和饼图等多种形式形成历史时空观念,请你依据材料一图片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表述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①图一至图四,依次展现了唐朝、清朝、元朝和两宋情况。
②图一中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与唐朝处于政权并立的关系。
③图三中设置宜政院,中央正式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
④两宋、元朝和清朝都是大统王朝,国家统一趋势增强。
(2)将材料一中图二转换成米字示意图更易于掌握时空信息。下图中A、B两处岛屿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它们分别是

A.
B.
材料二 如下图

(3)梳理课文的知识思维导图,理清知识层属关系十分重要。仔细观察材料二的思维导图,将图中①至⑤对应的内容填在下面。
① ;② ;
③ ;④ ;
⑤ ;
材料一

(1)我们常常通过历史地图、手绘地图和饼图等多种形式形成历史时空观念,请你依据材料一图片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表述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①图一至图四,依次展现了唐朝、清朝、元朝和两宋情况。
②图一中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与唐朝处于政权并立的关系。
③图三中设置宜政院,中央正式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
④两宋、元朝和清朝都是大统王朝,国家统一趋势增强。
(2)将材料一中图二转换成米字示意图更易于掌握时空信息。下图中A、B两处岛屿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它们分别是

A.
B.
材料二 如下图

(3)梳理课文的知识思维导图,理清知识层属关系十分重要。仔细观察材料二的思维导图,将图中①至⑤对应的内容填在下面。
① ;② ;
③ ;④ ;
⑤ ;
2.选择题- (共20题)
7.
《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此项工程”指的是
A.都江堰 |
B.大运河 |
C.长城 |
D.北京城 |
8.
下列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材料 | 结论 |
A |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 体现盛唐诗人杜甫对祖国河山的赞美 |
B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 体现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的词风 |
C | “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窦娥冤》 | 《窦娥冤》是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
D |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京都竹枝词》 | 《红楼梦》在民间传播,受到市民喜爱 |
A.A |
B.B |
C.C |
D.D |
9.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是(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
10.
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培根要强调“三种发明”( )
A.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 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
C.推动了作战方式的革新 | D.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 |
12.
新版《射雕英雄传》:金国小王爷完颜康争夺岳飞兵书《武穆遗书》,最后失败,成吉思汗和南宋联盟灭金。对剧情说法正确的是
A.背景发生于南宋抗辽期间 | B.成吉思汗灭金,建立元朝 |
C.完颜康夺《武穆遗书》是史实 | D.影视剧有些内容是虚构的 |
14.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辽
②北宋
③金
④南宋
⑤西夏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①辽
②北宋
③金
④南宋
⑤西夏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16.
下列从隋朝至清朝的朝代(历史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隋一唐—辽宋夏金—五代十国一元一明一清 |
B.隋一辽宋夏金一唐一五代十国一元一明一清 |
C.隋一唐一五代十国一辽宋夏金一元一明一清 |
D.隋一一唐五代十国一辽宋夏金一明一元一清 |
17.
下表为清朝耕地面积变化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 | 耕地面积(顷) |
1661年 | 5493576 |
1685年 | 6078430 |
1724年 | 6837914 |
1766年 | 7414495 |
A.商业的兴盛 |
B.推行垦荒政策 |
C.手工业发展 |
D.土地兼并严重 |
19.
郑和下西洋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他的活动
A.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
B.促进了我国与欧美国家的经济交流 |
C.对非洲国家的财宝进行了大肆掠夺 |
D.与所到的亚非各国发生了激烈冲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