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阳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56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4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历经不断演变,不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明以来,高县文风不扬,科场及第者甚寡……愿集金以筑塔(文峰塔)……三年内即有两人科场中选,由是读书之风顿起。一中国佛教协会官网
(1)材料一中“科场”涉及我国古代哪一制度?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方镇(地方势力)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夺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太祖曰:“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摘编自《宋史》

(2)依据材料二,宋初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中央集权示意图》

(3)阅读图一、二,指出所体现制度分别属于哪个朝代?明朝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导致图三的制度与图一、图二的制度有较大不同?
(4)综合以上材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
2.
隋唐以来,经济进步明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生产工具?
材料二 如下表和图
“苏湖熟,天下足”一宋代谚语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东京梦华录》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陆游《杂赋》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2)材料二的各种史料反映了宋代哪些经济信息?(不少于2条)
材料三 
年代
顺治8年
康熙39年
乾隆59年
人口数量
0.7亿
1.5亿
3.13亿
 
(3)指出材料三中人口变化的趋势是什么?这种变化会给国家带来哪些影响?
3.
学法探究。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我们常常通过历史地图、手绘地图和饼图等多种形式形成历史时空观念,请你依据材料一图片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表述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①图一至图四,依次展现了唐朝、清朝、元朝和两宋情况。
②图一中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与唐朝处于政权并立的关系。
③图三中设置宜政院,中央正式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
④两宋、元朝和清朝都是大统王朝,国家统一趋势增强。
(2)将材料一中图二转换成米字示意图更易于掌握时空信息。下图中A、B两处岛屿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它们分别是

A.
B.
材料二 如下图

(3)梳理课文的知识思维导图,理清知识层属关系十分重要。仔细观察材料二的思维导图,将图中①至⑤对应的内容填在下面。
;②
;④

2.选择题(共20题)

4.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主要功绩是
A.统一全国
B.开通运河
C.创立殿试
D.三征辽东
5.
由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北宋东京城内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A.市
B.坊
C.勾栏
D.瓦子
6.
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中央政权特别设置了一些行政机构,下列选项中不具备这一特点的是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北庭都护府
D.锦衣卫
7.
《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此项工程”指的是
A.都江堰
B.大运河
C.长城
D.北京城
8.
下列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体现盛唐诗人杜甫对祖国河山的赞美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体现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的词风
C
“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窦娥冤》
《窦娥冤》是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D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京都竹枝词》
《红楼梦》在民间传播,受到市民喜爱
 
A.A
B.B
C.C
D.D
9.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是(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10.
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培根要强调“三种发明”(  )
A.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C.推动了作战方式的革新D.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
11.
“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该材料评价的是
A.耶律阿保机B.阿骨打C.成吉思汗D.忽必烈
12.
新版《射雕英雄传》:金国小王爷完颜康争夺岳飞兵书《武穆遗书》,最后失败,成吉思汗和南宋联盟灭金。对剧情说法正确的是
A.背景发生于南宋抗辽期间B.成吉思汗灭金,建立元朝
C.完颜康夺《武穆遗书》是史实D.影视剧有些内容是虚构的
13.
下列图片中,能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是
A.
B.
C.
D.
14.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辽
②北宋
③金
④南宋
⑤西夏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15.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如下图)”、“景德镇”,符合以上信息的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16.
下列从隋朝至清朝的朝代(历史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隋一唐—辽宋夏金—五代十国一元一明一清
B.隋一辽宋夏金一唐一五代十国一元一明一清
C.隋一唐一五代十国一辽宋夏金一元一明一清
D.隋一一唐五代十国一辽宋夏金一明一元一清
17.
下表为清朝耕地面积变化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
5493576
1685年
6078430
1724年
6837914
1766年
7414495
 
A.商业的兴盛
B.推行垦荒政策
C.手工业发展
D.土地兼并严重
18.
“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19.
郑和下西洋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他的活动
A.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B.促进了我国与欧美国家的经济交流
C.对非洲国家的财宝进行了大肆掠夺
D.与所到的亚非各国发生了激烈冲突
20.
“开辟荆榛逐荷夷”(逐:驱逐,荷:荷兰)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
21.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见,设置军机处
A.削弱了皇权
B.加强了相权
C.抑制宦官专权
D.君权高度强化
22.
下图是明代《流民图》局部,与该图契合的主题是
A.宏扬了中华传统艺术
B.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C.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D.李自成起义备受拥护
23.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抱加身显威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