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李世民……采用恩威并施的法子来镇抚四边,且将重点放在恩怀和德惠方面……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目睹四夷君长争相入朝的盛况……汉唐向称盛世,汉武帝北拒匈奴拓土无数,但其穷兵黩武,与唐太宗相比,确实落在下乘。
(1)“李世民……采用恩威并施的法子来镇抚四边”。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事例。(一例即可)①战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汉武帝北拒匈奴拓土无数,但其穷兵黩武,与唐太宗相比,确实落在下乘”?
材料二: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争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和议……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3)说出材料二中“南宋与金之间”和议的内容。三次和议后各政权形成了怎样的局面?举出“战争状态”中涌现出的一位杰出的汉族将领。西夏“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三:蒙古族统治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征服战争,先后消灭西夏、金、大理、吐蕃、南宋等政权,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空前统一,形成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环境……各民族间的交融也进入又一个高潮期。
(4)材料三中“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环境”指什么?(用材料三原文回答)(5)结合三则材料,概括唐、宋、元三朝民族关系的特点。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制度篇)
材料一: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说出材料一、二两种制度分别是在哪个皇帝时期创立的。创立这两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经济篇)
材料三: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时候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三点即可)(外交篇)
材料四:

(3)根据材料四,写出A、B、C、D四处的内容。
(4)唐、宋、元三朝对外交往频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央帝国,万邦来朝 | B.交通发达,通往各国 |
C.开放政策,吸引外商 | 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
2.选择题- (共14题)
①你家有大片稻田
②你有一些棉布衣服
③你家摆着一些景德镇的瓷器
④你们一家有时坐海船去观光游览
⑤你哥哥在澎湖巡检司工作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A.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 | B.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
C.发展文教,提高文化素养 | D.多重机构,削弱宰相权力 |
A.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 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 |
C.杜绝了武将兵变的发生 | D.导致民族间战争频发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 B.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
C.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
A.宋元是我国科技发达的时期 |
B.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C.北宋时期发明了最早的指南仪器 |
D.火药在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 |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抱加身显威风 |
3.填空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