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阳市简城学区、镇金学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55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6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世民……采用恩威并施的法子来镇抚四边,且将重点放在恩怀和德惠方面……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目睹四夷君长争相入朝的盛况……汉唐向称盛世,汉武帝北拒匈奴拓土无数,但其穷兵黩武,与唐太宗相比,确实落在下乘。

(1)“李世民……采用恩威并施的法子来镇抚四边”。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事例。(一例即可)
①战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汉武帝北拒匈奴拓土无数,但其穷兵黩武,与唐太宗相比,确实落在下乘”?

材料二: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争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和议……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3)说出材料二中“南宋与金之间”和议的内容。三次和议后各政权形成了怎样的局面?举出“战争状态”中涌现出的一位杰出的汉族将领。西夏“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三:蒙古族统治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征服战争,先后消灭西夏、金、大理、吐蕃、南宋等政权,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空前统一,形成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环境……各民族间的交融也进入又一个高潮期。

(4)材料三中“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环境”指什么?(用材料三原文回答)
(5)结合三则材料,概括唐、宋、元三朝民族关系的特点。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
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代。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制度篇)

材料一: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说出材料一、二两种制度分别是在哪个皇帝时期创立的。创立这两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经济篇)

材料三: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时候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三点即可)
(外交篇)

材料四:

 
(3)根据材料四,写出A、B、C、D四处的内容。
(4)唐、宋、元三朝对外交往频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央帝国,万邦来朝B.交通发达,通往各国
C.开放政策,吸引外商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2.选择题(共14题)

3.
假如你是宋朝时期一个富贵人家的女儿,那么下列情况和史实相符的是(  )
①你家有大片稻田 
②你有一些棉布衣服 
③你家摆着一些景德镇的瓷器 
④你们一家有时坐海船去观光游览 
⑤你哥哥在澎湖巡检司工作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4.
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宣政院的辖地是(   )
A.大都B.新疆C.云南D.西藏
5.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穿越时空,来到如下图所反映的那个时代,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
A.游夜市,吃小吃
B.坐牛车,住邸店
C.挂年画,贴“桃符”
D.逛瓦子,看《窦娥冤》
6.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我国总体上处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岳飞抗击的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回纥
7.
如下图一组数据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某一主题。这一主题是(  )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B.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C.北方地区的民族大交融D.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8.
元朝时期,经过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而形成的新民族是
A.吐蕃     B. 蒙古 C. 回族 D. 羌族
9.
下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
A.秦朝疆域图B.唐朝疆域图C.元朝疆域图D.清朝疆域图
10.
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下面两幅地图反映出两宋时期的历史特征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民族关系的发展
C.繁荣开放的社会D.君主专制的强化
11.
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B.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C.发展文教,提高文化素养D.多重机构,削弱宰相权力
12.
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
C.杜绝了武将兵变的发生D.导致民族间战争频发
13.
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C.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14.
七年级(2)班的胡林同学学完宋元科技以后,在历史兴趣课上给大家作介绍,但有一项是错误的。其中错误的是(  )
A.宋元是我国科技发达的时期
B.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北宋时期发明了最早的指南仪器
D.火药在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
15.
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抱加身显威风

3.填空题(共1题)

17.
让文物活起来,去探寻古老的历史文明。观察下列文物图片,回答问题。

(1)请将图片的字母与“中国古代朝代沿革示意图”(局部)中的序号一一对应起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