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5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4/30

1.综合题(共2题)

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篇)
材料一: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评论是哪种选官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在选官标准和官吏选拔权方面的创新性。
材料二: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2)行省制是哪个朝代的创新制度?分析概括材料中行省制度的重要作用。为了治理辽阔的疆域,这个朝代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了什么行政机构?
(经济篇)
材料三: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请分别说出材料中三种生产工具的名称,并选择其中一种,明确介绍其主要功能。
(文化篇)
材料四: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4)唐诗与唐朝,盛衰与共,相辅相成,堪称“绝配”,请举出唐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能够促使唐诗繁荣的两个因素。
(5)综合上述问题,你对创新有了怎样的认识?
2.
让文物活起来,去探寻古老的历史文明。观察下列文物图片,回答问题。

(1)请将图片的字母与“中国古代朝代沿革示意图”(局部)中的序号一一对应起来。

    ▲   ;②    ▲   ;③    ▲   ;④    ▲   ;⑤    ▲   
(2)判断下列说法。
①A文物色彩亮丽,包含异域情调,能够反映当时民族交往的空前盛况。……(▲)
②B文物精致完整,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直接管辖的有力证据。……(▲)
③C文物结构科学技术先进,是考证这一历史时期海外贸易的唯一证据。……(▲)
④D文物造型奇特,形如皮囊,反映了契丹人浓郁的游牧生活特色习俗。……(▲)
⑤E文物印有“除四川外……”等文字,可以说明交子流通的区域范围。……(▲)

2.选择题(共17题)

3.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
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
A.辽朝
B.金朝
C.西夏
D.元朝
5.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李煜(937年―978年)在亡国后书写了大量怀念故国的词句,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他所说的“故国”应该属于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五代时期D.两宋时期
6.
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下面两幅地图反映出两宋时期的历史特征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民族关系的发展
C.繁荣开放的社会D.君主专制的强化
7.
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B.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C.发展文教,提高文化素养D.多重机构,削弱宰相权力
8.
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
C.杜绝了武将兵变的发生D.导致民族间战争频发
9.
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C.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10.
假如你是生活在宋代的老百姓,那么你可以经历的生活场景有  ①江南地区的人们吃上占城稻 ②使用景德镇瓷器 ③在四川经商可以使用纸币 ④晚上实行“宵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
11.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帝王与其功绩相符的是
A.隋文帝:多次巡游运河
B.唐太宗:创立殿试制度
C.宋太祖:实现全国统一
D.忽必烈:行汉法行仁政
12.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诗中有人,有景,有时,有事”,“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下列诗句中可以考证南宋历史的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B.“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苏颂《契丹帐》)
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13.
这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勤劳勇敢的民族,观察下图,从其装束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民族擅长
A.农耕B.狩猎C.商贸D.采集
14.
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的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是
A.岳飞B.寇准C.陆秀夫D.文天祥
15.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它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风俗人情的著作。东京就是今天的
A.陕西西安B.河南洛阳
C.河南开封D.浙江杭州
16.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至()
A. 海河流域 B. 淮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D. 珠江流域
17.能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所用试剂为(  )
18.能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所用试剂为(  )
19.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抱加身显威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