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篇)
材料一: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材料二: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经济篇)
材料三: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请分别说出材料中三种生产工具的名称,并选择其中一种,明确介绍其主要功能。
(文化篇)
材料四: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5)综合上述问题,你对创新有了怎样的认识?
(制度篇)
材料一: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评论是哪种选官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在选官标准和官吏选拔权方面的创新性。材料二: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2)行省制是哪个朝代的创新制度?分析概括材料中行省制度的重要作用。为了治理辽阔的疆域,这个朝代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了什么行政机构?(经济篇)
材料三: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请分别说出材料中三种生产工具的名称,并选择其中一种,明确介绍其主要功能。
(文化篇)
材料四: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4)唐诗与唐朝,盛衰与共,相辅相成,堪称“绝配”,请举出唐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能够促使唐诗繁荣的两个因素。(5)综合上述问题,你对创新有了怎样的认识?
2.
让文物活起来,去探寻古老的历史文明。观察下列文物图片,回答问题。

(1)请将图片的字母与“中国古代朝代沿革示意图”(局部)中的序号一一对应起来。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
(2)判断下列说法。
①A文物色彩亮丽,包含异域情调,能够反映当时民族交往的空前盛况。……(▲)
②B文物精致完整,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直接管辖的有力证据。……(▲)
③C文物结构科学技术先进,是考证这一历史时期海外贸易的唯一证据。……(▲)
④D文物造型奇特,形如皮囊,反映了契丹人浓郁的游牧生活特色习俗。……(▲)
⑤E文物印有“除四川外……”等文字,可以说明交子流通的区域范围。……(▲)

(1)请将图片的字母与“中国古代朝代沿革示意图”(局部)中的序号一一对应起来。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
(2)判断下列说法。
①A文物色彩亮丽,包含异域情调,能够反映当时民族交往的空前盛况。……(▲)
②B文物精致完整,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直接管辖的有力证据。……(▲)
③C文物结构科学技术先进,是考证这一历史时期海外贸易的唯一证据。……(▲)
④D文物造型奇特,形如皮囊,反映了契丹人浓郁的游牧生活特色习俗。……(▲)
⑤E文物印有“除四川外……”等文字,可以说明交子流通的区域范围。……(▲)
2.选择题- (共17题)
5.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李煜(937年―978年)在亡国后书写了大量怀念故国的词句,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他所说的“故国”应该属于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五代时期 | D.两宋时期 |
7.
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 | B.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
C.发展文教,提高文化素养 | D.多重机构,削弱宰相权力 |
8.
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 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 |
C.杜绝了武将兵变的发生 | D.导致民族间战争频发 |
9.
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 B.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
C.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
10.
假如你是生活在宋代的老百姓,那么你可以经历的生活场景有 ①江南地区的人们吃上占城稻 ②使用景德镇瓷器 ③在四川经商可以使用纸币 ④晚上实行“宵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④ |
12.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诗中有人,有景,有时,有事”,“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下列诗句中可以考证南宋历史的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
B.“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苏颂《契丹帐》) |
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