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53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4

1.综合题(共1题)

1.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古代社会不同时期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国力的兴盛都离不开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成为后代行政划分的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1)材料一反映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什么制度?这一创新制度使选官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三的中“这个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写出元朝管辖西藏的机构名称
(3)综合以上材料,这些新制度在历史上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选择题(共27题)

2.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率“岳家军”抗击的敌人是(  )
A.辽B.契丹C.西夏D.金
3.
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A.辽和西夏B.北宋和辽C.北宋和西夏D.北宋和吐蕃
4.
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方式有很多。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的是(    )
A.李渊B.杨坚C.武则天D.赵匡胤
5.
某班诗词比赛有这样一道题目:“特点:豪放风格;成就:文学家,书法家;经典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符合题目要求的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岳飞
6.
南宋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六部衙门B.市舶司C.军机处D.总理衙门
7.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   )
A.唐朝末年B.北宋中期C.五代时期D.南宋时期
8.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9.
早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我国就开始种植水稻,但直到哪一时期,水稻产量才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0.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其中“一路”是指“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1.
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民族,这个民族是(  )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苗族 D. 白族
12.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灭亡西夏B.统一蒙古C.建立元朝D.定都大都
1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哪位南宋抗元将领的崇高气节( )
A.文天祥B.岳飞C.寇准D.李纲
14.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
①将兵权收归中央
②派文官任知州    
③重武轻文政策
④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大部分收缴中央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
有一本史书,历时19年编撰,宋神宗认为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为此书赐名。该史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6.
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
A. 苏轼     B. 辛弃疾 C. 黄庭坚 D. 关汉卿
17.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18.
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9.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
A.流求
B.夷洲
C.琉球
D.大都
20.
下列不属于结束分裂重新统一中国的朝代是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21.
下列我国古代语句中,反映南方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的是
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苏湖熟,天下足
D.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22.
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是( )
A.北宋B.西晋C.辽D.唐朝
23.
他是一位少数民族首领,曾经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政策,主动吸纳汉族先进文化。这位“首领”是(  )
A.完颜阿骨打B.赵匡胤C.元昊D.耶律阿保机
24.
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归纳比较学习后,下列选项不属于他们共同点的是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辽、西夏都与大宋约为兄弟之国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25.
下列节日哪一项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A.春节
B.元宵节
C.中秋节
D.劳动节
26.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宋之交,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A.对敌人的仇恨
B.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C.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D.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27.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 河北曲阳 B. 福建泉州 C. 江西景德镇    D. 河南开封
28.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结束南北朝分裂让中国重归统一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隋文帝
D.唐玄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0